11月1日,笔者从高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了解到,该市农民参合率达95%,今年前10个月,已为40.22万人次报销医药费2385.4万元,有18名参合农民获得了万元以上大病补偿。
农民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为什么这么高?高密市卫生局长王连友说:“我们有一枚‘管好农民救命钱’的印章,有一个‘就医报销一证通’制度,还有一个让农民得实惠的报销比例。老百姓信得过我们!”
新农合要落到实处,资金管理是基础。该市从基础工作抓起,健全市、镇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将5处市级医院、24处卫生院以及430处乡村一体化管理卫生所设为定点医疗机构,分别制定了工作规范,层层签订管理责任状,确保新农合资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该市专门刻印了“管好农民救命钱”的印章,发放到各报销点,提醒工作人员严格依法操作,报销单据确认无误后加盖印章。
为方便参合农民报销,该市建立了市、镇、村三级458个报销点,实行“就医报销一证通”制度,农民在全市境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随意选择就诊,出院后可直接在定点医疗机构报销。需要转诊到本市外三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的,取消须经市级定点医院出具转诊证明的规定,改为市、镇级定点医院出具转诊证明均可,方便对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
为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该市从今年4月1日起调整了新农合医药费报销方案,规定年医药总费用在5万元以下的,报销最高限额为1.5万元;总费用在5万到10万元的,报销最高限额为3万元;超过10万元的,不设封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