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已有失地农民3.35万人,占我市总人口数的5.1%,其中2.37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9800人属于一次性安置。失地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现在的生产、生活状况怎样?本报从即日起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对失地农民的财产、就业、居住、出行以及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等方面进行调查采访。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这一新的群体在逐步壮大,他们在失去土地的同时,拿到了几万至数十万元不等的土地补偿款。那么,这笔钱用在什么地方了呢?
据调查,近百分之八九十的失地农民把土地补偿款与拆迁费花在了建新房上。建成后,大部分户主用于出租增加家庭收入,也有部分失地农民把钱用在了投资企业或股票上,只有极少数的失地农民把钱用在了“吃喝玩乐赌”上。
补偿款流向一:
拆了旧房造新房
梧桐街道庆丰村是我市较早被征用土地的行政村之一。2002年,村里第三期征地时共涉及农户460多户。按照市里的统一补偿政策,每亩土地补偿1.2万元,农作物每亩赔偿1500多元,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在这次征地过程中,有些农户一次性拿到了10多万元的土地补偿款,平均每户拿到的土地补偿款达6.3万元。那么农户拿到这笔土地补偿款后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呢?
据庆丰村村委会主任张永海介绍,该村有近60%的农户把这笔土地补偿款用于建造新房。张永海说,征地农户所建造的房屋样式、面积都是按照有关规定统一的,农户建造这样一幢面积580平方米左右的四层楼住宅花费在25万元左右。这25万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征地所得的土地补偿款,二是旧房拆迁费。大部分农户将这两项费用加起来就能够建造起一幢新房了,但原有土地少、旧房面积小的农户则还需要动用自己的存款或者借款来造房子,这样的农户大约占造房农民总数的25%左右。
为什么借款还要造新房?部分村干部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民都懂得“钱生钱”的道理,暂时的借款能换来长期的收益——造房出租。
朱楚根是当时的拆迁户之一。当时,他家被征土地约6亩,获得土地补偿款七八万元,由于旧房面积较大,他还拿到了10多万元的拆迁费,花了27万元建造了一幢四层楼住宅。他说,建造这套房子自己一分钱都没掏,全靠补偿款,房子造好后,第3层自己居住,其余的全用于出租了。大部分村民靠出租每年都能增加几千至上万元的收入。虽然现在来租房的人没有建房时想像的那么多,但他和很多农户一样,相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长远的眼光肯定能换来满意的收入。
补偿款流向二:
投资企业让钱“滚雪球”
梧桐街道安乐村是开发区三期征迁工程中,涉及农户较多的一个行政村,共涉及征地农户460多户。据村干部张德甫介绍,该村有的农户土地补偿款加上拆迁费能够拿到30多万元,平均每户也有20万左右。
2003年,土地被征用后,由于旧房尚未拆迁,该村很多人把这笔土地补偿款存了起来,等旧房拆迁赔偿款拿到后再造新房,也有部分失地农民把这笔土地补偿款利用起来,投资开办小企业。
安乐村村民张桂良在自己家中经营羊毛衫生意已有10多年了。以前,他只是为一些大的羊毛衫企业做做加工,濮院羊毛衫市场行情的好坏成了他生意好坏的“晴雨表”。他说,给别人做单子就得根据对方的需求量,自己的生意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2003年,土地征迁后,他家的8亩多土地获得补偿款10多万元,第一时间内他用这笔补偿款购买了横机、纱等设备和原料,扩大企业规模。有付出就有回报。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由于生产出了成品羊毛衫,他的生意也逐渐大了起来,两年左右时间就收回了10多万元的投资成本。张桂良说,土地补偿款投到企业里后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且企业大了也为更多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补偿款流向三:
拿着钱去炒股、去赌博
今年以来,炒股成了市民最热门的话题,机关人员、企业白领、中小型个体经营户,甚至一部分手头握着征地补偿款的失地农民也都加入了炒股行列。
石门镇安全村的费先生在几年前的征地工程中共拿到补偿款7万多元,因家庭经济条件还不错,他当时没有把这笔钱动用。今年3月份,随着股市大盘的屡创新高,怀揣这笔补偿款的他终于按捺不住了,用其中的4万元投资于股票。没想到,两个月不到他就赚了1万多元。几个村民听说了之后,便纷纷向他打听炒股的事情。在他的帮助下,几个村民也开始炒起了股票,但投资额都没有超过5万元。
今年下半年,一村民眼看自己在股市上挣了些钱,就把6万元土地补偿款都投了进去。费先生说,这几年,土地征用后,村里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了,炒股的村民也渐渐多了起来,其实大家都不懂股票,买了以后几天看一次,对平日里省吃俭用的农民来说,投资股市风险还是大了一点。据他介绍,有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把部分土地补偿款投向了股市。
在各村采访时,很多村民都提到,也有个别村民把土地补偿款用于赌博,结果三四年过去了,大部分村民早已把新房造起并且装修一新,而个别失地农民由于赌博成性,不出几个月就把土地补偿款输了个精光,导致妻离子散、家庭矛盾不断。
据梧桐街道安乐村一村民介绍,该村一姓夏的村民,在几年前征地时拿了六七万元的补偿款,由于赌博成性,拿到钱后他不是想着造房子,而是整日沉缅于赌博。“身教胜言教”,儿子看到父亲这样,也拿着这笔钱整日去赌博,没多少时间,父子俩就把土地补偿款输光了。现在,他家成了村中少有的“贫困户”,低矮的旧房与旁边整齐划一的农民新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父子俩也经常在熟人面前说一些后悔的话,但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