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沂水:管好农民"保命钱"
  • 沭阳:设立全民创业发展基
  • 上高:全力打造县域经济环
  • 娄底:畜牧经济在市场竞争
  • 义乌:繁荣小城成购物者天
  • 平原:“民声”决策赢民心
  • “世界小姐”拜佛祈福
    “世界小姐”拜佛祈福
    学生时装作品竞艳
    学生时装作品竞艳
    昂贵面包圈1000美元
    昂贵面包圈1000美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海门:普新村里民为大

      海门普新村是南通市文明村、小康示范村和江苏省生态示范村。这里“尊重民意办好事、集中民智好办事、凝聚民心事好办”的新气象,使之成为闻名一方的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本。

      村官都有“民情簿”

      “26组的河坡下陷,影响了村民生活,派车运泥加固;8月29日,走访贫困生,与所在学校沟通,建议列为援助对象;中秋节,对村里的五保、低保户上门慰问……”这是普新村支部书记张裕丰随身带着的“民情簿”上记载的部分内容。

      普新村5名村干部人手一本“民情簿”。“民情簿”里的故事还有很多。“34组一条1200米长的主干道,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村干部获悉后,设法筹集近2万元资金,将原先的泥路修建成了沙石路。“葡萄叶染上了褐腐病,如不及时治理,将会影响到今年的收成。”第二天,村干部就陪同镇上的农技人员到了田头,向农民传授病虫害防治知识。

      村里的大事群众说了算

      普新村是纯农业村,村里近1/3的河塘干涸,60多条小河也因垃圾、淤泥的堆积,变得又窄又浅,造成300多亩农田灌溉断水。而要完成全村近50万土方的清淤、1000多农户的青苗赔偿,至少需要资金320万元,村里根本拿不出这笔费用。怎么办?村支部就此事召集议事代表开展“一事一议”,最后达成了“以土换资”的意见:村里确定待疏浚的沟河和开挖标准,需土的砖瓦企业出资,在沟河一侧挖塘取土,然后疏浚沟河,用河塘中的淤泥填坑复垦并承担农户的赔青等费用。结果,“村里不出一分钱,农户不出一个工”,完成清淤48万方,疏浚和整治3条乡级河道、108条村庄河塘,彻底解决了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等问题。

      带领村民鼓起腰包最重要

      村支书张裕丰告诉记者,今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有望突破1.1万元。

      “说千道万,村干部不能带领村民致富都是白搭。”张裕丰感慨地说。普新村地处海门最东端,既无城郊优势可言,也无二、三产业做支撑,5年前村里负债55万元,村民对村干部都不正眼瞧的。怎么办呢?村干部一连开了几天会,最后确定,全村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型、特色型、立体型、桑果型、珍稀型等高效农业,把带领村民致富作为最大的实事工程去做。很快,同样的土地产出了不同的效益:设施型大棚蔬菜602亩,全年总收入1143万元,亩均收入18987元;特色型高效蔬菜1410亩,总收入473.5万元,每熟亩均收入3358元;立体型高效间套夹种面积1310亩,总收入达636.8万元,年亩均收入4861元。
    来源: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作者: 通讯员 俞新美 本报记者 陈明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