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龙须沟’都成小公园啦,太好了。”10月30日,正在平原县护城河边散步的居民李先生高兴地说。过去,这条河垃圾杂草成堆,污水横流;今年,县里听取群众意见,投资200多万元对护城河进行了改造,群众拍手叫好。
护城河改造是平原县“民声”决策的一个缩影。平原县提出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要做到“题目群众点、效果百姓评”,决策前要广泛听取民声,着力于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和要求,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最后的效果也要由百姓评定。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平原县开通了“平原新闻网”,群众可通过登录论坛、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直至县长、县委书记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平原县10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每月定期进村入户,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县里进行汇总、梳理分类,区分轻重缓急、难易程度,确定要办的实事项目,使实事真正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前不久,县民政部门下村调查时,了解到农村弱势群体看病难的问题。县里经过研究,及时建立了农村常年特困户救助、灾民救济、五保供养和专项救助“四位一体”的新型农村救助体系。目前,已落实医疗救助金50万元,为5977名农村救济对象缴纳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为50多名大病特困对象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25万元。据了解,今年以来,由群众点题,全县各级共为群众办实事2600多件,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