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楚州:20万农户签“禁烧
  • 慈溪:发展循环经济有了总
  • 萧山:成浙江首个财政收入
  • 姜堰:新农保向13万弱势
  • 金湖:120名志愿者开展
  • 平湖:新仓突破瓶颈加速发
  • 世界小姐总决赛
    世界小姐总决赛
    故宫角楼进行消防演习
    故宫角楼进行消防演习
    趵突泉秋末冬初现胜景
    趵突泉秋末冬初现胜景
    易拉罐制成“奥运中国龙”
    易拉罐制成“奥运中国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江宁:滨江开发区凸显后发优势

      从板桥驶入205国道进入全省最西部,4年前的穷乡僻壤正梦幻般崛起一座现代化新城——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2006年5月31日,江宁滨江开发区从市级开发区升格为全省最年轻的省级开发区。

      最近,2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滨江,认为滨江开发区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式发展之路。江宁区委常委、滨江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章贺解释说,所谓产业生态式发展就是环境友好,企业竞合关系友好,发展与百姓友好。

      定位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舍此其谁

      打开中国版图,成百上千个开发区中,没有哪个像滨江这样处于两大钢铁巨头之间,与马鞍山钢铁集团、宝钢集团梅钢公司都只相距10公里。

      5月24日,马鞍山市委书记丁海中、市长姚玉舟率领28人党政代表团,来到滨江开发区,听介绍、看实景,他们震撼了:

      园区内,60多公里高标准城市道路“七横六纵”交错,对外交通瓶颈全部打开。全长10公里60米宽的疏港路已与沪宁高速对接;直抵江边的80米宽锦文路向东延伸8公里,年底将与江宁开发区和禄口机场形成快速通道;南京地铁八号线将从板桥南延12公里,贯穿整个滨江;长江5公里深水岸线上,4个万吨级泊位年底就将启用……

      “如此独特的区域优势,定位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舍此其谁?”马鞍山代表团兴奋地认为,属于南京都市圈的马鞍山,接受江苏的辐射就从滨江开始。他们要对接滨江大道,同步启动宁马轻轨,产业上不仅要承接梯度转移,还要将马钢的钢铁产业链延伸到滨江。

      企业家拨打的算盘,更能看出滨江产业体系的友好。江苏顺力钢业集团董事长王银说,2003年这里一片荒芜,我们就决定将企业转移至此。“我们搞的是仓储设备、桥梁制造,1年需要几十万吨钢,用的就是梅钢的材料,到了滨江,进货的物流成本1年起码省200万元。这里的港口启运后,产品的出口外运成本每年将省上千万元。”

      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施代成说,目前已有20多家这样的企业投产。随着中船绿洲、香港嘉捷特种车辆、南京起重机总厂等一批船舶和汽车制造企业的建成,与马钢、梅钢的产业互补性会越来越高。

      做环境,养精蓄锐;进项目,配套成龙南京市领导曾经告诫:滨江发展到现在,要养精蓄锐高平台,不要急于求成。

      总面积51.12平方公里,在长江与205国道之间呈狭长一条,自北向南,生活区、生产区、物流区泾渭分明。站在江堤上,杨章贺说,长江进入江苏,最先流经滨江,沿江而下,仅南京段就有37个生活用水取水口,“决不让一滴污水入江,是滨江开发的刚性原则,有污染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放眼如火如荼的生产区,只有一根烟囱,“那是热电厂,必须烧油、脱硫。开发区不会再有第二根烟囱。”堤外,大片意杨遮住了滔滔长江,“大江风貌要露出来,这些树要全部移到江宁河边,形成10公里长纵深50米的绿色长廊。”堤内,目光所及,全是绿,“这里明年就要形成4公里长、300米宽、最终能让各种鸟类栖息的森林。”

      “环境做到这个地步,还怕好项目不来?发展是硬道理,但应是越来越好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复制,否则只能叫增长,不能叫发展。”杨章贺说,现在开发区引进的企业每亩投入强度必须250万元以上,容积率一定要0.8以上,企业之间要有相互合作关系。比如南京新一棉的纺纱给凯源织布,瑞通机电为佳盛机电生产机箱,安达压力容器为宝色钛业加工产品……澳登总经理汤红胜说,他们生产的特种带钢,不用出园区,就被有多利、金美达、顺力、由而达等几家企业拿走了。

      “滨江的农民,享的都是开发区的福”

      10月26日上午,滨江区域内205国道东北侧农民小区新铜花苑内,停了不少10轮“双桥”载重大卡车。“整个小区有300多辆,晚上全停满。都是农民自己买的,20多万一辆,为园区企业建设工地跑运输,一年就能收回成本。”社区专管违章建筑的戴则全说。

      说话间,戴则全领着记者进了他家,4幢二单元304室。三室一厅,深紫色地板,37英寸液晶电视,茶几上糖果水果……“儿子刚结婚,滨江的农民享的都是开发区的福。”戴则全说,滨江这片土地,原在全区最穷。就拿他家来说,靠种5亩地,温饱都谈不上。今年正月,他20年前盖的老屋拆迁,开发区给每平方米1050元,另外,鸡舍、猪圈、水泥地、围墙……统统就高不就低算钱。按1130元一平方分给他4套复建房,超过原面积50多个平方。“本来拆迁都要在外过渡,但81岁的老父多病,开发区提前调剂了这套房子安置老人。现在老婆在社区抓计划生育,每年收入一万七八千,自己也是这个数,儿子在滨江资产经营公司上班,苦日子真的出头了。”

      4年前,开发区开挖第一锹土时就向百姓承诺:国家政策性补偿一步到位;拆迁过渡不让百姓在外过第二个春节;给区内百姓推荐3次就业机会。所有承诺全部兑现。

      到目前为止,2006年4月以前的2000多拆迁户,全部按时入住新铜花苑、盛江花苑,今年启动的三期67幢2472套复建房,年底将全部建成分到拆迁户手中。现在,剩下的牧龙河到铜井河1500多农户,望着已经平整完毕的四期复建房土地,天天有人来问何时拆到他们。

      滨江昔日贫穷的农民,正在彻底改变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迅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来源: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作者: 记者 俞巧云 通讯员 吴伟 王肖飞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