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冒烟产业 严把环评关口
时值深秋,昌邑市北部沿海滩涂300亩的污水处理厂工地上,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夜以继日地施工。按照计划,这座总设计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的一期工程,年底即可行使它的“绿色使命”。
据悉,该市规划设计这样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共有6处,已有2处投入使用。
近年来,昌邑市以“绿色理念”办工业,努力实现质量、效益、速度相协调,力推三个根本性转变,即:从分散生产到集约发展、从忽视环保到环保先置、从一般性项目到项目高新化。在前不久潍坊市环保局对各类开发园区专项检查通报中,昌邑市的经济开发区和沿海经济发展区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均达100%。
铸造业是昌邑的传统产业,大大小小的铸造厂曾达到1000多家,分散在上百个村子里。该市按照绿色经济发展思路,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在围子镇规划建设了铸造业园区,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铸造企业集聚到园区,整合压缩到现在的300多家,形成以浩信公司为龙头的产业化格局,生产能力成倍放大。去年底,围子镇被命名为“山东省机械铸造业基地”。
昌邑北部有大片的滩涂可供开发,但该市在规划开发之初,就明确提出不再开发新盐田、不再新建溴素厂、不再把虾池改盐田的“三不原则”,所有进驻项目都要通过环评、安评、节能、规划等数道关口。到目前,这里已经聚集了29个环环相扣、协调发展的项目,今年有7个项目因未通过环评被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