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德清:2889个村民读报
  • 盱眙:进城务工人员有了“
  • 余姚:加快和谐宜居城市建
  • 江宁:为农民养老送上三大
  • 句容:食品药品安全进村入
  • 新沂:村村设立“政务超市
  • 捷克进入冬令时
    捷克进入冬令时
    金鼠开运
    "金鼠开运"纪念币上
    演绎黄酒的历史
    演绎黄酒的历史
    全球杂技荟萃石家庄
    全球杂技荟萃石家庄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雷山:以旅游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雷山县围绕旅游,调整农业、发展工业,繁荣文化,完善交通,保护生态,建设城镇,提高素质。以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下寨、巴拉河沿岸民族村寨、县城旅游服务中心为重点,抓住州委、州政府打造“雷公山苗族文化原生态旅游经济圈”的机遇,创新旅游体制机制,狠抓工作措施落实,使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2年至2006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从5.07万人次、476.7万元,上升到22.1万人次、4153.5万元,分别年均增长44.5%和71.8%。2007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3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1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6%、722%。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交通运输、通信、餐饮服务、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 

           主要做法是: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科学编制规划,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提出战略目标,增强发展旅游的信心;加强环境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旅游业的内涵;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强化宣传促销,提高景区景点的知名度;注重打造品牌,提高旅游市场的占有率。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二是旅游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三是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四是旅游要素配置不够健全,五是宣传推介力度还需加大。 

           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按照《雷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各旅游景区景点的专项规划、各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必须在《总规》的指导下编制;县城建设、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农业、林业、交通、水利、文化等专项规划,要与旅游规划相衔接。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凡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旅游项目,未建设的一律不得开工,在建或已经建成的,必须进行整改,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要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设立旅游发展基金,确保旅游促销、规划编制、产品开发、项目贴息以及各种旅游奖励经费到位,并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二是在积极争取信贷资金、政府投资的同时,积极探索以旅游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通过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开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权置换等,进行市场融资。三是选择条件成熟的部分旅游景区、景点,采取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雷山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鼓励县内外企业、经济联合体、个人与公司、景区、村寨、农户合作开发旅游业。 

           应建立健全激励扶持政策。一是实行景区A级评定、酒店星级评定和农家乐标准化评定动态奖励制度,鼓励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大力支持旅游建设项目用地。三是加大扶持旅游项目开发和经营。四是积极鼓励旅行社拓展旅游市场。 

           要强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互动作用。一是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好传统的节日、习俗、歌舞艺术、村寨建筑风格和民族服饰、刺绣、编织、银器、纺织、土特产品工艺。二是科学编制雷山县中小学民族文化乡土教材,通过开设民族文化课、着民族服装、唱民族歌、跳民族舞等,把民族文化引入中小学校教育。三是奖励创作苗族名歌、名曲、名舞,提升文艺节目创作水平,推出新艺人,打造新歌舞或大型原生态苗族歌舞表演,形成娱乐亮点。四是鼓励民间歌师、舞师、工匠等传承艺人及民族民间演出队伍走进村寨宣扬民族文化,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使民间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五是充分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寻找以苗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与以旅游小商品为主的旅游商品的结合点,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推出更多具有收藏、纪念、研究等价值的旅游商品。同时,尽快建立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发企业,提升旅游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六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申报工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策划、包装和开发,推出更多的旅游精品。 

           应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建立政府与旅游企业联动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要积极推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一是深化景区景点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建立统一的景区开发管理机构,大力培育经营主体;二是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特许、承包、租赁等方式,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机制;三是深化旅游企业运行机制改革,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激发旅游企业的活力。 

           要着力改善旅游发展的硬环境。一是强化交通的基础作用。抓住雷凯二级公路建设的契机,加快提升进入景区公路等级,优先安排通往景区景点的道路建设。在加强现有景区景点旅游公路管护的基础上,以全面实现油路改造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旅游线路公路质量和等级,提高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二是强化城镇的带动作用。按照旅游发展的需要,把县城作为全县的旅游服务中心,把西江、郎德等建制镇作为乡村旅游的服务中心来建设,完善城镇的各项功能。三是强化生态的促进作用。加大对旅游生态资源的保护,禁止在旅游景区景点进行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旅游景区景点内的污染企业或有碍景观的企业,进行关、停、拆、迁;加大对景区内村寨生活污水、垃圾等的整治力度;开展生态旅游教育和“文明旅游、清洁旅游”活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及游客的环保意识。四是强化配套设施的保障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增强协调服务意识,随时把县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具有食宿、餐饮、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纳入政府调度范围,帮助业主做大做强,促进更多上规模、上档次的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场所的建设,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加旅游收入。 

           要进一步努力优化旅游发展的软环境。一是强化旅游窗口行业优质服务。二是积极开展旅游“十佳”评选活动。三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加强旅游市场整治。五是积极推进全民促进旅游发展的工作。
    来源: 贵州日报 作者: 吴育标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