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德保:在农村创业淘金的“
  • 桐庐:让科技创新与时代共
  • 马山:乡村青年有朝气
  • 新乡:5亿元打造农民工培
  • 德清:2889个村民读报
  • 盱眙:进城务工人员有了“
  • 武大郎
    "武大郎"街头卖"炊
    新版《红楼梦》启动
    新版《红楼梦》启动
    捷克进入冬令时
    捷克进入冬令时
    金鼠开运
    "金鼠开运"纪念币上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容县:提升农村经济“档次”

      10月22日,容县容州镇千秋村白勒组的黄广林、黄广全兄弟给前来参观的各市县农口部门领导算了一笔账:“沙田柚今年产了4万多公斤,估计收入20万多元,加上养猪和养塘角鱼的收入,总收入达28万元。”当天,在容县召开的全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作会议代表观摩了白勒组、立垌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作,生态循环模式为当地农民带来的巨大效益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组里的中心示范户,黄广林、黄广全2003年开始,在区、市、县三级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猪+沼+果+灯+黄板+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立体种养,每年纯收入都超22万元。在黄广林兄弟俩的带动下,白勒组家家实施高效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在该模式中,全组沙田柚种植面积达180多亩,沙田柚收入占白勒组农民人均纯收入80%以上。今年1月20日,黄广林、黄广全兄弟俩给自治区主席陆兵寄上感谢信,感谢“农业生态养殖项目”以及各级农业部门勤政为民的好作风给他们带来的实惠。陆兵主席专门对此事进行批示,充分肯定了区农业厅和容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转变作风引导农民群众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助农增收的好做法。

      黄广林、黄广全兄弟仅是我区7.75万生态循环模式示范户中的一户。2003年以来,我区以打造生态种养业为重点,在全区组织实施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大力示范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猪+沼+果+灯+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路子,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技术每年可为农民增收节支40亿元以上。“猪+沼+果+灯+鱼”生态模式在区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引领了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新潮流。

      生态农业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我区生态农业新产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型优质稻、甘蔗、水果、蔬菜、西甜瓜各产业产值均超100亿元,生态型的蚕桑、食用菌、中草药、茶叶等的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各地建立了一大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力提升,打响了广西生态、健康、长寿的农产品品牌。

      目前,我区“猪+沼+果(稻、菜、蔗)+灯+鱼”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已在全区40多个县(区)实施,已建生态养殖池5.13万个,应用杀虫灯5万多盏,仅生态循环养殖环节示范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2006年,全区推广“猪+沼+果(+灯+鱼”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面积1287万亩,增收节支10亿多元,仅实施生态养殖和诱虫灯环节,农民增收节支2.15亿元。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我区进一步完善规划,2007-2010年,全区将每年建设150个以上的不同模式和技术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村,每年新增生态养殖池1万个以上,配套新增杀虫灯1万盏以上,实现生态循环农业跨越式发展。
    来源: 广西日报 作者: 周 映 凌 涛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