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桐庐:让科技创新与时代共
  • 马山:乡村青年有朝气
  • 新乡:5亿元打造农民工培
  • 德清:2889个村民读报
  • 盱眙:进城务工人员有了“
  • 余姚:加快和谐宜居城市建
  • 武大郎
    "武大郎"街头卖"炊
    新版《红楼梦》启动
    新版《红楼梦》启动
    捷克进入冬令时
    捷克进入冬令时
    金鼠开运
    "金鼠开运"纪念币上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德保:在农村创业淘金的“另类农民”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农村似乎除了种养之外便无业可创了,可在德保县荣华乡一些“另类农民”的视野里,如今的农村成了创业的大舞台,他们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着不一样的创业故事。

        赵国平:乡下开诊所

        赵国平是德保县荣华乡马桥村那巴屯人,其父是当地有名的赤脚医生,赵国平小时候就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一些基本的医术,加上父亲的引导,赵国平从小就有了要继承父业的理想。

        2002年,赵国平自费到柳州卫校成人医士班学习,毕业后跟随父亲当起了赤脚医生。凭着父亲在当地的影响力和自己的专业,赵国平很快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任,他的父亲见他翅膀日渐丰满,也慢慢放手让他独立诊治病人,两年后,赵国平成了一名熟练的农村医生,而此时,他的父亲因年纪大,经不起奔波而“退休”了。也就在此时,赵国平萌生了开一个诊所的想法,因为他走村串户行医时发现,当地农民一生病,卧室当病房,非常不利于治疗和护理。因此,赵国平想开一个有病房的小诊所,一来可以改善病人的就医环境,二来可以让父亲重新发挥“余热”。他的想法也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去年,他拿出自己几年来行医所得的收入盖了一间120平方米的混凝土式小诊所,诊所建成后,他把一些重症病人接到诊所里治疗,由父亲跟踪护理,而自己负责跑村屯医治一般患者。由于医术好,服务细致,收费合理,附近十几个屯的群众一有病就会找赵国平。诊所在方便了群众的同时,也给赵国平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据他介绍,他的诊所月均纯收入达3000多元。

        李常助:组建农民工程队,在农村“包工程”

        李常助是德保县荣华乡马桥村圩屯人,早年到广东当建筑工人,在打工历程中,凭着对建筑的爱好及自己的钻研,他掌握了各种技术和知识,还能自绘一些简单的工程图纸。

        2003年春节,李常助回家过年时发现农村建楼房的人越来越多了,而农村里建楼房的“土师傅”很难找,农民建个楼请的都是外地的师傅。“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工程队呢?”,李常助非常不服气,于是组织了十几个和自己在广东一起搞建筑的青年,正式组成了一支农民工程队,还集资买了一辆运输车和一台搅拌机。工程队组建之初,由于群众还不太信任,一直找不着活,李常助就拆下自己的泥瓦房,先建自家的楼房做“样板工程”,后又主动揽下几个亲戚的楼房建设工程。就这样,他的工程队的建筑质量和信誉逐渐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找他设计建设新房。2005年至今,李常助的工程队每年揽下的民房建设工程达20个以上,工程队每人每年收入超过3万元。

        如今,李常助的工程队日臻专业化,人员分工也更为明确:李常助本人负责绘图和技术把关,队里其他人员分出了砌砖工组、水泥工组、木工组、铁工组、运料组、装修组等,成了当地一个有名的农民工程队。

        黄三奇:乡下跑客运也赚钱

        在城市的街道上跑运输载客这种现象我们不会见怪,但你见过在农村跑运输的吗?在德保县荣华乡,就真有这么一个在村屯间跑的人,且他不是在作秀,而是在赚钱。

        跑的人名叫黄三奇,是德保县荣华乡荣华村圩屯人。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在农村里跑时,黄三奇说:“由于‘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现在屯屯都通了公路,农民上街、走亲访友也图个方便,就觉得在村里跑的有赚头。”黄三奇的想法果然得到了的验证,每个街日,他来回接送的赶圩农民达100人次以上,纯收入120多元,由于黄三奇为人豪爽,平时,一些农民家里有什么红白喜事时,也喜欢包他的车迎送亲友,这又使他多了一个收入渠道。采访的最后,黄三奇高兴地对笔者说:“现在农村发展越来越快,农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乡下跑的赚头大着呢。”
    来源: 百色新闻网 作者: 陆俊材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