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永康:把保护革命遗址融入
  • 诸暨:每年新发展香榧面积
  • 义乌:县级市办起国内第三
  • 赣榆: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模
  • 磐安:傅店四年破茧化蝶的
  • 邹平:综合实力投资潜力“
  • “亚洲小姐”前三名出炉
    “亚洲小姐”前三名出
    “奥运金银鸟巢”亮相
    “奥运金银鸟巢”亮相
    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再现绍兴
    万人横跨欧亚两洲
    万人横跨欧亚两洲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兴化:茅山镇非500万元以上项目不谈

           3年前,他们招商引资几乎为零; 

           3年后,他们非500万元以上项目不谈 茅山工商税收三年翻三番

           平均每周有1批客商主动来考察,每月有1个以上新项目开工上马;3年累计引进项目40个,实际到位资金近1.5亿元;今年财政收入将超1000万元,一举甩掉贫困的“帽子”。 

           兴化市茅山镇党委副书记吴吉林说,这样的成绩放在经济强镇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只有3.1万人口的茅山镇来说,带来的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茅山镇与戴南镇地域相连、人缘相近,经济发展却有着强烈的反差:戴南是全市经济首强镇,茅山却是我市30个经济薄弱乡镇之一。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底,茅山镇没有一家外地企业,本地私营企业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小厂。2004年,全镇工商税收只有100多万元。 

           现实使茅山人认识到,只有一心一意地狠抓招商引资,全镇社会经济才能走出发展困境,缩小与先进乡镇的差距。该镇根据镇情,确定了“立足戴南、主攻不锈钢;放眼长三角,承接其他产业”的招商引资思路。 

           该镇主动接受戴南辐射,策应不锈钢产业的发展,在戴南设立办事处,有重点地实施产业招商。同时,软、硬件建设“双管齐下”,在全镇营造良好的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 

           “修好茅顾公路这条‘大动脉’首当其冲。”吴吉林说,2005年前,10多公里长的茅顾公路是茅山连接外界的主要通道。由于长年失修,道路坑洼不平。“2004年,我们花了不少的精力请来温州一客商。可是,一路颠簸后,该客商没在茅山停留一下就径直离去。”当年,经向上级财政争取,总投资近2000万元的茅顾公路开工建设,2005年全面竣工。 

           该镇全面推进“零缺陷”“挂钩式”“保姆式”服务,不仅帮着办理有关手续,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办结,而且帮助企业调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难题,并帮着解决招工难等问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招商引资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吴吉林说,今年1至9月,茅山镇共招引项目13个,投资总额1745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950万元,再次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短短3年,该镇工商税收从2004年的100多万元激增至今年的1000万元,“3年翻了三番”。 

           公共财政的增加,带来的是全镇社会事业的发展、民生的改善。作为茅山镇区交通枢纽的红旗大桥,多年前就被认定为危桥,成为历届领导班子的“心病”。2005年,镇财政拿出100多万元修建了红旗大桥。 

           2006年,该镇又拿出100多万元改造自来水管网,实现了全镇群众饮用自来水全覆盖。今年,茅山镇确定了修建中心敬老院、修路建桥等“十件民生工程”,其中仅实施姜太村通达工程就投入了300多万元。 

           吴吉林说,3年40个项目的引进、发展,增强了茅山自身的“造血”功能,将带来全镇经济发展持续的“倍增效益”。茅山镇将会投入更多的公共财力改善民生,加速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来源: 泰州日报 作者: 记者 高加平 通讯员 王颉 裴马年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