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柳江:农产品网上交易活跃
  • 奉贤:整合卫生资源 农民
  • 全州:村村都有一个“家”
  • 义乌:精打细算"节水账"
  • 方正:建成肉鸡养殖联合体
  • 万安:着力构建生态大县
  • 希腊现代经典艺术展
    希腊现代经典艺术展
    《越狱》第三季可能停播
    《越狱》第三季可能停
    婚庆"礼炮车"酷似战车
    婚庆"礼炮车"酷似战
    孔胜东北京乘公交
    孔胜东北京乘公交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颍上:培育多种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

           颍上县是“全国粮食百强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近年,该县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从本县的实际出发,初步培育出多种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并把推广这些模式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可喜成果。 

           种植、养殖、加工、发展沼气相结合模式 

           他们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发展沼气事业相互结合起来,使其互相衔接,实现资源互补和循环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类型: 

           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即用种植业生产的主产品及产生的副产品糠皮、谷壳、秧蔓、秸秆发展养殖业。 

           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结合。即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农产品资源在多重利用中产生更多的新产品,实现升值。 

           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与发展农村沼气事业相结合。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制沼气的原料。 

           如江店孜镇蒋郢村依托当地丰富的豌豆、蚕豆资源,大力发展豆制品加工业,全村加工业个体户达236家,每年需用原料9200多吨,加工的淀粉、粉皮远销苏、浙、沪等地,人均增收400元。他们把粉渣、粉浆作为养猪、养牛的饲料,全村年生猪存栏1.2万头,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利润400多万元。用猪粪、牛粪制沼气,目前全村已建沼气池300多口。广大沼气户用沼气烧饭、照明,户均年节约燃料费和电费500多元;用沼渣、沼液种粮、种菜,既解决了化学残留,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05年全村粮食总产达200多万公斤。因发展沼气,全村共节约生产生活投入50多万元。 
           
           农产品深加工模式 

           他们把农产品深加工作为农业资源再利用的重要途径。全县的优质稻米、小麦、红芋深加工已成规模,特别是在西部红芋主产区,已形成“三粉加工—粉渣喂猪—猪粪还田或制沼气”的循环农业模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他们把农作物秸秆也作为一种农产品,在抓好主导产品加工的同时,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颍上县每年农作物秸秆总量约40万吨,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他们开辟了4条途径: 

           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和制干技术。把玉米秸、红芋秧、花生秧等转化为畜禽饲料,发展畜牧业;然后再过腹还田。 

           推广草编技术。黄坝、八里河等乡镇把稻草编织成草袋、草帘,每亩稻草可增收400多元。使废弃物变成资源,实现再次增值。 

           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把麦秸、稻草、玉米芯、棉籽壳等制成食用菌的培养基,培植食用菌;再把菌渣作为有机肥还田。 

           把秸秆作为造纸和建材原料。 

           立体种养模式 

           立体种养可以通过田间种植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及对时间、空间的合理配置,提高对土、水、光、热、空气的利用率,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多重利用。颍上县的立体种、养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田地立体种植模式。主要是小麦与西瓜与棉花间作套种;西瓜与棉花与花生间作套种;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大棚辣椒或茄子、西红柿与扁豆、花生间作套种等模式。2006年,全县立体种植与间作套种面积达42万亩。 

           林地(果园)立体种、养模式。主要是充分利用林地或果园的时空资源,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主要包括林地(或果园)套种、林下养鸡两种类型。与林果套种的农作物主要有油菜、蚕豆、马铃薯、黄花菜、瓜类、花生、牧草等耐阴性作物。全县林果下套种面积有5万亩。2003年林下养鸡达45万只。 

           水田(塘)立体种、养模式。主要有稻田养鱼、养蟹,藕塘养鱼,鱼塘分层立体养殖,鱼和鸭、鹅共养等形式。2003年全县稻田养鱼、养蟹2.9万亩,藕塘养鱼1万亩,鱼塘分层立体养殖2.8万亩,鱼和鸭、鹅共养0.5万亩。以上种养形式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多重利用、循环利用,均取得较好效益。 

           生物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模式 

           淮河退建后,退建堤内原已垦殖的20多万亩沿淮滩地,由于水位涨落不定,重新变成宜蝗区,农作物常受蝗虫的侵害。于是他们就在退建堤内种植蝗虫忌食的阔叶农作物,如大豆、棉花、红芋等,并铲除蝗虫喜食的禾本科杂草,切断蝗虫滋生繁衍的生态链,达到防治蝗虫的目的。 

           同时在退建堤外,成规模放养鸡、鹅、鸭和牛、羊等家禽家畜,以进行生物治蝗。上述办法既达到了生物防控蝗害的目的,又使堤内外几十万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产出大量的农产品和畜禽产品。 

           经营生态环境模式 

           颍上县把生态环境作为重要资本,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修复、保护、优化和利用,变较差的甚至恶劣的生态环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努力经营好生态环境,以体现农业的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们在这方面培育了3个重要典型: 

           谢桥镇的小张庄。过去,小张庄的农田多是贫瘠的薄地,易涝、易旱,不长庄稼,生态环境很差。当地人民群众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全球五百佳”的获得者张家顺的带领下,经过多年战天斗地、改造经营,现在变成了五谷丰登、绿树成阴、鸟语花香的园林式新农村,变成了“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全球五百佳”。 

           八里河风景区。过去那里原是沿河低洼地、荒凉的湖区,是生态环境恶劣的不毛之地。经过当地人民群众的开发建设,现在成了淮北平原上的著名风景区,引来了全国各地的参观旅游者,仅门票收入就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汤店镇生态园区。原来那里是6.8平方公里的煤矿塌陷区和废弃村宅,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现在变成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十分优美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 

           上述3个典型都是经营生态环境的成功范例。通过经营生态环境,使多种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循环利用,不断升值,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具生态、景观、社会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刘选武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