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国内·国际新闻
 最近更新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
  • 十七届政治局常委今天上午
  • 十七大关于十六届中央委员
  • 北京“政治周”平和与热切
  • 前进,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
  • 孔胜东北京乘公交
    孔胜东北京乘公交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
    T台搭在沙丘上
    t台搭在沙丘上
    东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东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纪委诞生记

           这是万众瞩目的一刻——

           2007年10月21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7300多万党员的2200多名党的十七大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371人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和127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肩负起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重任。 

           这是全党的重托,这是人民的期待,这是庄严的使命。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两委”人事准备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在2007年下半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环顾国内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党要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有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坚强、奋发有为的中央领导集体。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两委”人事准备工作。整个推荐、考察、提名工作,自始至终在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胡锦涛同志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党的十七大“两委”人事准备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中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十七大“两委”人事准备工作,必须着眼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眼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中央强调,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按照治党治国治军政治家集团的要求选拔“两委”人选。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同时充分借鉴近几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两委”人事准备工作的经验,并不断改进完善。要坚持标准条件,严把人选的政治关和廉洁关。要严肃组织人事纪律,坚决反对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推进中央领导集体新老交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永葆活力的重要保证。 

           中央强调,从总体和长远看,要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两委”人选,及时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重要战略岗位上,使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更加有活力,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中央明确提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应当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高度团结统一,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能够驾驭复杂局面,应对各种挑战,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的政治家集团。 

           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应当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从全局上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理想信念坚定,党性坚强,公道正派,敢于坚持原则,能够同党内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作坚决斗争的领导集体。 


           根据这一总的原则,中央对党的十七大“两委”人选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人选的素质要求要特别强调——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风浪考验。 

           具有正确判断形势、领导科学发展、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能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担当重任。 

           坚持正确政绩观,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学习,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 

           带头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党章,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强,严守纪律,公道正派,心胸宽广,善于团结共事,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品德高尚,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在党内外有较高威信。 

           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人选的素质要求要特别强调—— 

           政治坚定,党性坚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积极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和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恪尽职守,秉公执纪。 

           政策水平高,法纪观念强。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党务工作经验,能够独立负责地承办党纪案件,带头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切实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 

           严格自律,公道正派,为民、务实、清廉,在党内外有较高威信。 

           这些条件的提出,体现了党的宗旨,反映了人民期待,符合时代要求,为党的十七大“两委”人选的推荐、考察、提名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两委”换届工作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严密的组织安排、严格的工作程序、严谨的工作作风,为考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选贤任能,政事之本。正确地识别人,是使用人的基础。 

           选拔任用干部前,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二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每一届“两委”人选考察工作都有新的特点、新的亮点,总的趋势是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规范,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措施更加严密,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2006年6月,胡锦涛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全体会议,确定了做好党的十七大“两委”人事准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成立专门班子,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负责党的十七大“两委”人选的推荐、考察、提名工作。 

           “两委”人选考察工作严格遵循中央对“两委”的总体要求和“两委”人选的个人素质要求,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从2006年7月到2007年上半年,中央先后派出60多个考察组,分赴31个省区市和有关中央国家机关、中央金融机构、在京中央企业以及军队进行集中考察,之后根据需要又对个别人选进行了补充考察。 

           党的十七大“两委”人选考察是对政治家集团组成人选的考察,同时又与领导班子考察相结合,既有与一般干部考察相同的共性,又是一种特殊意义的考察,政治性、政策性很强。为做好这次考察工作,中央选派了近百名省部级干部担任考察组组长,抽调了近千名干部参加考察工作。各位组长有比较丰富的干部工作或党务工作经验,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为考察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每批考察组出发前,均组织召开学习培训会,使考察组每一位成员对考察程序、人选标准做到了然于胸。考察期间,还3次召开考察组长座谈会,总结经验,交流体会,不断改进和完善考察工作。 

           《考察组成员守则》、《考察组纪律要求》、《考察组保密要求》……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参加考察工作的同志提出了严格要求。 

           考察组每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开展工作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所到地方、单位的干部群众,公开作出五项郑重承诺: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坚决杜绝违反职业道德和有损考察组形象的言行。 

           ——严格执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对考察期间了解掌握的有关信息和情况,以及谈话人所谈内容守口如瓶,决不向外泄露。 

           ——坚持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决不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不凭个人好恶了解和反映情况。 

           ——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决不借考察之机谋取任何私利。 

           ——诚恳接受监督,欢迎谈话对象、考察对象及社会各界对考察工作进行监督。 

           考察组还明确宣示:以上承诺,如有违反,愿意承担所负责任。 

           五项公开承诺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不少同志反映从中看到了这次“两委”人选考察的严肃、严格、严谨。 

           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综合评价分析……一个个环节环环相扣,整个考察工作就这样严格按程序、按步骤有条不紊地展开。

           考察组认真负责的作风和廉洁自律的形象,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赖和称赞。 

           注重考察人选的思想政治素质,注重考察人选的能力,注重考察人选的工作实绩,注重考察人选的作风情况,注重考察人选的廉政情况……经过深入考察、反复比较、好中选优,考察组提出了“两委”人选遴选对象。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召开9次会议,专题听取各考察组的汇报,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2007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个建议名单,决定提交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审议。 

           考察的过程,既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过程,也是发扬民主、统一认识的过程。党的十七大“两委”人选考察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提供了组织保障。 

           扩大参与,完善程序,创新方法。人选的推荐、考察、提名过程,是一次生动的党内民主实践过程 

           这是一张粉红色的领导干部民意调查表。内容包括工作作风、履行职责、公众形象3个方面,涉及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情况;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情况;道德品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情况等若干子项。调查表同时还有多个少数民族文字版。 

           在这次“两委”人选考察过程中,考察组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发放民意调查表33500多张,平均每个省区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党内民主,特别是积极推进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在这次“两委”人事准备工作中,中央明确指出,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扩大党内民主方面采取一些实际步骤,有所前进。

    中央强调,党的十七大在推进民主方面要有新意,人事准备工作应有新气象新做法。既要坚持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好传统、好做法,又要体现与时俱进精神。在“两委”人选产生的程序上,要体现扩大民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推荐工作中去。要采取一些实际办法,以便更广泛地反映干部群众的意见。 

           在这些重要精神指导下,党的十七大“两委”人选考察工作,成为一次生动的党内民主实践。 

           ——适当扩大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在以往的基础上,这次增加了在本地区本单位工作的党的十六大代表,县(市、区)党政正职、中央国家机关处长等。 

           ——注重发挥党委常委会和全委会的作用。省区市在确定考察对象方面增加了两个环节。第一步,在考察组根据民主推荐情况和人选结构要求提出考察对象初步名单后,个别征求党委常委意见或召开常委会听取意见。第二步,召开党委全委会或全委扩大会,对是否同意初步提名人选再进行一次投票。不同意票超过1/3的不再列为考察对象。 

           ——适当扩大差额考察的比例。党的十六大时,省区市“两委”人选的差额考察比例是1∶1.5,这次扩大到1∶1.5—2。 

           ——在常用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等办法基础上增加民意调查、考察对象公示、延伸考察等制度措施,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 

           把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拥护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调动了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许多老同志和在外地出差的同志专门回来进行考察谈话,郑重地向考察组反映情况、推荐人选。一些偏远地方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乘火车前来参加民意调查。 

           据介绍,党的十六大时全国参加民主推荐的党员干部有30200余人,比党的十五大时多了近一倍。而参加党的十七大“两委”民主推荐的党员干部有43300余人,比党的十六大时又增加了43.4%。各地区各部门参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等的党员群众超过13万人次,与以往相比,参与范围扩大,参与人员增多。 

           这次考察把考察方法、步骤、流程等向参加推荐的同志作详细介绍,干部群众对此感到满意,认为这样有利于监督,有利于取得大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干部群众评价,这次采取的新方法新措施,使干部考核更重实绩、评价更加科学、民意更受尊重,是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不断扩大民主,让更多的人参与推荐工作,为“两委”人选考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在党的十七大“两委”人选遴选对象中,绝大多数在民主推荐中得票位居前列,民主测评称职以上得票率多数超过90%,民意调查满意率多数在80%以上。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考察工作,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把政治关和廉洁关,防止“带病提名”、“带病提拔”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对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挑战同样前所未有。面对纷繁复杂的世情、深刻变化的国情,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踏踏实实地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 

           ——这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反复强调,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政绩观的树立,正确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考核干部政绩,要注重考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坚持用是否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 

           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全面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是这次“两委”人选考察的一个显著特点。 

           中央明确要求,要考察人选能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具有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能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围绕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开展各项工作…… 

           考察组严格按照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的有关要求,综合分析考察谈话情况、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情况、统计和审计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干部个人的述职述廉报告和工作总结,全面评价干部的政治水平、素质能力、工作实绩、性格气质,对干部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选拔干部不再光看产值,还要由统计部门、审计部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提供详细数据供考察组分析参考。有的人选还认真听取工商、税务、环保、质检、安全、计生等部门的意见。 

           严防把形象工程当作实绩,除谈话了解外,还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验证考察对象的工作业绩。考察组成员深入到棚户区改造工程现场、自主研发的生产线等进行实地考察,增加对考察对象更直接的了解。 

           考察组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考察工作,注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当前和长远、显绩和潜绩的辩证统一,有效引导了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受到干部群众普遍好评。 

           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在党的十七大“两委”人事准备过程中,中央反复强调,“两委”人选要廉政勤政,特别是自律要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要更加严格,尤其不能“带病提拔”。要选廉政勤政、踏踏实实的人,不能选那些作风飘浮、吹吹拍拍、跑官要官、见风使舵、群众反映强烈的人。 

           怎样解决“带病提名”、“带病提拔”问题?胡锦涛指出,说到底,还是靠群众路线,过去讲苍天有眼,这个“苍天”就是广大干部群众。要把领导置于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监督之下,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置于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监督之下,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这些重要指示精神和要求部署,对保证考察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考察组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按照政治家的标准选拔“两委”人选,注重考察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观点、政治立场以及在重大问题、关键时刻、重大事件中的表现。认真考察干部廉政情况,所有考察对象的党风廉政情况,都认真听取了纪检机关等有关方面的意见。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对反映有具体线索的重要问题都认真进行了核查,对有的考察对象的廉洁自律情况,还向中央巡视组和省区市巡视组作了了解,切实保证人选的素质符合中央的要求。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年富力强,德才兼备,构成合理,充满活力,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坚强核心 

           2007年10月17日,党的十七大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受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托,曾庆红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作了说明。大会主席团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十六届中央政治局提出的这个建议名单,提交全体代表酝酿。 

           会议期间,出席党的十七大的2200多名代表和特邀代表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审议人选建议名单,认真参加对人选的酝酿讨论。

           代表们对党的十七大“两委”人选的推荐、考察、提名工作给予积极评价,认为这次“两委”人选的提名,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严格履行程序,严谨科学细致。 

           代表们充分肯定了中央提出的“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普遍认为,人选的整体素质比较高,结构比较合理,群众基础比较好,特别是补充了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为中央委员会增添了新鲜血液,充分反映了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代表们认为,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许多同志,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以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退下来,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代表们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会议期间,各代表团以差额选举方式对“两委”人选进行了预选。提名十七届中央委员人选221名,差额数17名,应选204名,差额比例为8.3%。提名候补中央委员人选183名,差额数16名,应选167名,差额比例为9.6%。提名中央纪委委员人选138名,差额数11名,应选127名,差额比例为8.7%。 

           党的十六大“两委”选举差额比例在5%左右,而党的十七大“两委”选举差额比例都超过了8%,进一步扩大了代表的选择权。 

           在预选中落选的同志都能正确对待选举结果,他们表示,既然是差额选举,总会有人落选,能够提名为候选人预备人选感到很光荣,感谢党组织和党员的信任,将继续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 

           10月20日,胡锦涛主持召开大会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了经预选产生的“两委”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名单中,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继续提名的188名,占50.7%;新提名的183名,占49.3%。十六大选举产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继续提名的26名,占20.5%;新提名的101名,占79.5%。 

           代表们认为,按照党章规定,实现新老交替,是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保证。 

           群星璀璨,鲜花吐芳。 

           10月21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内,气氛热烈而庄重。在胡锦涛主持下,大会举行正式选举。经过发放选票、填写选票和投票、计票,出席大会的2200多名代表和特邀代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如潮的掌声,在会场内响起。 

           这是对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顺利产生的祝贺和欢庆,更是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信任和期望。 

           从中央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看,除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主体是省部级和大军区职领导骨干,也有一些地市级和军队军级领导干部以及各方面优秀人才。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均有所增加。50岁以下的75名,其中45岁以下的22名。女干部37名。少数民族干部40名。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92.2%,有高级职称的占33.2%,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 

           人才济济,朝气蓬勃。 

           代表们表示,党的十七大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未来。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