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渡街道枧西村村前的河沟长年失修、臭气熏天,当地群众一直反响强烈。在“一村一企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中,结对该村的市司法局干部多次走访该村,零距离接触群众,实地了解村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该局干部立马牵头组织,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期间得到了结对该村的企业——浙江宏冠船业有限公司的积极响应。经过村、企、干部三方研究、讨论后,最后决定由企业出资、村民筹工筹劳合作解决臭河沟环境污染整治问题。近日,在司法局结对干部的牵头组织下,浙江宏冠船业有限公司的资金已全部到位,枧西村145户425名村民的生活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今年7月份,我市启动了“一村一企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全市500名市级机关市管干部、450多家规模上企业与全市490个经济薄弱村和工作后进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帮扶干部及时深入各自结对的帮扶村,广泛开展访谈活动和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难题,并负责牵头组织落实,各结对企业也纷纷积极响应,自觉投入,以行动来关心、帮助农村经济发展。9月底,此项活动即将接近尾声。截至目前,我市村企达成合作项目454个,为结对村转移劳动力、解决就业3347人,为结对村解决或正在解决的实事512件。
江南街道,“一村一企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确确实实带来了实效。在一次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和现职市管干部参加的村企结对会议上,里安村农村工作专职指导员王克友提出了该村村民郑聪一家面临的困难。郑聪的父亲出门多年未归,姐姐在杭州读大学,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母亲800元左右的打工收入。而母亲又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现在一家三口寄居在外婆家,生活十分困难。今年,郑聪以理科629分的高分被温州医学院录取。这本该是令全家自豪的事,结果却让家人十分为难,每年4800元,七年的硕博连读,3万余元的学费让一家人陷入了困境。得知郑聪一家的困境后,里安村立即召开了帮扶领导和帮扶企业共同参加的村“两委”会议,共同协商、解决困难。经过三方商议,市信用联社主任张宇当场拍板,决定将郑聪列为信用联社每年援助的十名贫困大学生之一,帮助支付他七年的全部学费。另外,姐姐郑玛丽暑假期间安排到结对企业临海金诺工艺品有限公司上班,毕业后也可继续留职。
短短3个月的时间,在“一村一企一干部”的有力推动下,我市各帮扶村的村风村貌明显得到改善,村民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民生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此项活动充分利用并发挥了我市部门领导、规模以上骨干企业和帮扶村的优势,帮助农民解决难题,激发农村发展潜力,农村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