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客商发现,10月份开始,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对外销售的“GOLDENCOCK牌”涤丝长丝,其外包装盒上多了一个醒目标识——“中国名牌”。“这张‘身份证’将成为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王牌’。”桐昆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沈昌松说。
而同时在今年将“依奴珈”牌皮衣创建成中国名牌的浙江中辉皮草有限公司,悄悄调整销售策略,将中国名牌称号作为转战国内市场的“杀手锏”。
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意识到,认牌购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企业不创牌,将难以在市场上立足。当意识被转化为行动时,出现了品牌之花在桐乡遍地开花之势。以数字为证:至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名牌8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分别占嘉兴市的40%和19.4%;浙江名牌产品20个,嘉兴名牌产品42个,分别占嘉兴市的24.4%和17%。“兔皇”牌羊绒衫、“京马”牌小功率电机、“巨石(JUSHI)”牌无碱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双箭”牌高强力输送带等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生力军。
从2002年仅有1个中国名牌,到2007年拥有8个中国名牌,数字变化的背后,是企业经营者传统思想变革的结果,也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实施“品牌战略”的结果。
当众多经营者还在创牌路上瞻前顾后时,政策引导适时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市委、市政府出台经济政策,对新获得浙江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知名商号等以上称号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政府奖;对被列入“精品名牌推进工程”的企业,在税费、企业品牌建设投资金额方面给予一定补助。濮院、洲泉镇政府紧随其后,配套出台名牌奖励政策。市质监部门从北京请来品牌专家,为规模以上企业经营者“充电”,更及时帮助企业完善品牌建设体系。
“原来都是质监部门工作人员上门动员企业创牌,现在企业主动寻上门来了。”市质监局质量科科长杨春荣看到了这一新气象。事实上,在创牌的实践中,许多企业感受到了品牌的魅力。在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前,“京马”牌小功率电机在国外的市场只有韩国和泰国,现在已经拓展到印度、沙特阿拉伯王国、土耳其、阿联奠等12个国外市场。去年,浙江京马电机有限公司拿下“中国名牌”称号后,三星电子韩国总部将所有三星空调电机、洗衣机电机下单“京马”,仅此单,一年出口额达1500万美元,占了“京马”企业出口总量的近七成。浙江中辉皮草有限公司在创建中国名牌过程中,尝到了快速发展的甜头。2003年以前,企业销售产值年平均是1亿元左右,2004年的时候翻了一番多,达2.8亿元,至2006年增长为5.3亿元,占全国重点毛皮服装企业销售产值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