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国内·国际新闻
 最近更新
  • 布什将朝为野蛮政权 朝促
  •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与ipc
  • 中共十六届七中全会公报发
  • 最新照片证实野生华南虎在
  • 条件成熟新加坡可加入马来
  • 中共十七大10月15日在
  • 苏州独墅湖隧道竣工通车
    苏州独墅湖隧道竣工通
    西藏代表抵达北京
    西藏代表抵达北京
    长沙太平街"古装"亮相
    长沙太平街"古装"亮
    世界名猫纽约争“王”
    世界名猫纽约争“王”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卫生部长表示:要给所有居民提供基本医疗

      陈竺表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过程要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推进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卫生资源结构调整力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快存量资源向公共卫生资源的转移,形成一个政府调控有力、社会广泛参与、应急能力强大、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宏观管理构架,确保卫生体系全面发展。

      医改相关部门将实现信息共享

      陈竺表示,中国医疗改革涉及的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进行协调开展工作,卫生、医药、保险等部门将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共同推进改革。

      “如果你对生命有非常好的渴望,对治疗病人来说实际上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这是一种内心的渴望。”陈竺说,要发展中国的医学事业,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卫生技术、科学技术在我国科研开发中所占的比例。卫生体系不能被认为是一个社会的负担,而要把它看成是将来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他提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目前的医疗体制改革模式好比一幢房子,里面有4个方面、8根支柱。中国力求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实现基础医疗的广泛覆盖,分别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险体系和药品制造与分发体系等4个方面,同时强调“管理、操作、投资、定价、监督、人力资源、信息和立法”等8个支柱环节。

      陈竺强调,在改革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需要高技术的人才,需要教授,同样也需要更多的全科医生,需要在基层工作方面的医护人员,因此也需要有各种机制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医疗保障体系力争实现全覆盖

      陈竺说,根据最近的统计发现,在2007年6月30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覆盖了2249个县,这包括了84%的县,也覆盖了82%的农村人口。这是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绝大多数的农村农民医疗体系已经被覆盖,这个覆盖率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高的。另外,国家也建立了一些疫苗接种体系,这些体系覆盖了全球最普遍的传染体系,为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健康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饮水处理、污水处理等等。

      另外,陈竺表示还要加快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包括基础卫生体系、投资、管理、服务模式、卫生安全和保险等等。现在社区卫生医疗对于98%的城市来说已经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水平,93%的县镇也能够被覆盖,也包括了26万社区卫生的管理人员开展的工作。这种服务体系能够使城市居民更好地得到医疗服务。同时这样也可以促进城市医疗和药物的改革。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基础医疗体系,这个体系需要覆盖不仅仅是城市,而且是农村,包括所有的中国居民,给他们提供基本的基础医疗。”陈竺说,政府已经对建立这个公共卫生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尤其在4年以前发生非典以后,政府还建立了基于互联网基础的全国直接报告系统,尤其是针对一些重要的传染病方面的紧急状况,从而获得更紧密的监控,尤其对紧急状况下的情况,正是因为这个体系使我们能够对禽流感的监测得到很快的控制。

      居民医疗支出保持基本稳定

      陈竺同时介绍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自2005年在全国开展以来,对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活动也让2006年居民医疗支出与2005年基本持平,使百姓看病支出真正实现了基本稳定。

      更好的医疗服务离不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开发,陈竺说,不同国家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结构不同。发达国家的医疗结构是为了细分需求从而满足不同阶层的人的不同要求,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满足居民的基本卫生需要,将治疗与疾病模式改变相结合。因为在我国,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死亡的一大重要原因,从而替代了传染性疾病,这就要求我们的医疗服务遵从这种疾病模式的改变而改变。

      疾病模式改变要求医疗服务随之改变

      陈竺表示,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由非传染性疾病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死亡和致残的主因的疾病谱变化,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要求医疗卫生工作必须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将防病治病的关口前移,重点下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城市地区居民主要疾病模式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主导疾病。有报告显示,循环系统疾病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第一大疾病,其中高血压、脑血管疾患已成为城市人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疾病将进一步上升。城市居民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传染性疾病、皮肤病等感染性疾病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与营养代谢疾病则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疾病模式与城市略有不同,农村居民正面临着感染性疾病与慢性疾病的双重负担。农村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仍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与此同时,一些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农村呈明显增加趋势,如循环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