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食品跨越季节,改变形象,成为了一大特色——
本来中秋节已过,无论是商店还是百姓家中,早已不见了月饼的踪影。然而,在街头那些卖鲜肉月饼的摊位前却还是人头攒动,生意很好。许多市民表示,鲜肉月饼不油腻而且好吃,比较合我们桐乡人的胃口,如今吃月饼早已经跳出中秋才吃的这个传统习惯。
素有鱼米之乡的桐乡,民间传统食品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举不胜举,但是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观念的改变,人们对过去季节性强、品种单一和口味原始的食品,已经产生了求新、求变、求质的要求,因此,桐乡的传统食品也产生了“裂变”,也开始在跨越季节限制,超脱品种单一,跳出原始口味,在包装上下功夫。
过去民间有一种说法:“农历六月三十开羊刀”,也就是说,在农历六月三十前民间是不吃羊肉的,但在桐乡市区随处可见“乌镇酱羊肉”的广告招牌,红烧羊肉、白切羊肉随处可见,还有特产羔羊肉,特别是那些真空包装的羊肉制品,不但味美而且久存不坏。糯米粽子过去只限于清明、端午时节,品种只有肉粽、枣粽、豆沙粽等。现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吃到粽子,而且品种之多令人咋舌,特别是为了迎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开发了 “一口粽”、“迷你粽”、“粽子饭”等。还有那些本来属于季节性的食品,如:清明前后的芽麦塌饼、青团子、过年前后的南瓜馍馍、夏令时节的甜酒酿、春节里喝的甜白酒等,都已经跨越了季节限制,走出了品种单一,口味原始的范畴。
同样,桐乡传统食品的包装,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过去的姑嫂饼,只是10个一筒的小圆卷,而如今的包装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目不暇接,非但有各式各样的精包盒装样式,而且蓝印花布、竹编玲珑筐和民间故事等,都搬上了外包装。而桐乡盛产的杭白菊,更是跳上了好几个台阶,从过去简单的民间自己烘蒸到如今的微波烘蒸,从过去的散装菊花,到今天的盒装、罐装,以及开发出来的袋泡茶、八珍茶等,都跳出了传统的包装。
对这些民间传统食品的重新定位和开发,也是桐乡人为适应消费者新口味而产生的新观念,难怪许多桐乡市民认为,儿时的传统食品不但可以随时吃到,而且还成为外出送礼的特色礼品,非常讨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