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国内·国际新闻
 最近更新
  • 中央宣讲团十七大精神报告
  • 药监局:年内取缔以名人证
  • 日本公开月亮女神卫星所拍
  • 劳动部:禁止招聘信息使用
  • 北京以人为本办奥运:让人
  •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
  • 珠光宝气的老鼠
    珠光宝气的老鼠
    苍蝇也能弹钢琴
    苍蝇也能弹钢琴
    学生时装作品竞艳
    学生时装作品竞艳
    “世界小姐”拜佛祈福
    “世界小姐”拜佛祈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

      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虽然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和理论,但逐步地提出了关于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取得了一系列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反对本本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特别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述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毛泽东思想从多方面展开而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对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断探索。毛泽东思想在继续探索中不断发展。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1978年,邓小平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随后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人民在各条战线上拨乱反正,并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阐述了许多从实践中提出的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党的十二大后,邓小平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论断,如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概括了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诸如姓“社”姓“资”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多方面作了系统概括,邓小平理论形成体系。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将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后,党相继作出关于加强廉政建设、关于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又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做好了准备。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以后的五年,中共中央提出和部署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一系列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为贯彻十五大精神,中共中央在国有企业改革、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11月召开的党十六大将其写进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2004年又载入宪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十六大以来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来源: 人民网-人民论坛杂志 作者: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