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凭发票集中报销变成了“刷卡”实时报销,原来看病“站站停”变成看病“一路通”,如今——
“前几天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挂盐水当场报销了20%的医药费,今天来医院看病也是边刷卡边报销,比原来方便多了。”9月24日,家住凤鸣街道桑园桥村小鱼池组的徐桂松对记者说,他父亲近来异常消瘦,饭也吃不下,到医院进行了系统检查,虽然检查项目不少,但全部报销只花了不到1分钟。
据了解,早在2002年,我市已开始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几年来该制度日益完善,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4年起,我市合作医疗医药费用审核和报销采用了人工输入计算机的半自动化管理。但随着合作医疗参保率的提高和报销覆盖面特别是门诊报销的全覆盖,参保人员开始普遍反映手续繁琐。
为解决这一难题,从今年1月1日起,我市“一卡通”实时报销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上医疗机构开始试运行,到4月份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运行。目前,我市47.7万参保农民都可以“刷卡”看病了。
徐桂松一家十几口人,每人每年都积极参保。当天上午9时多,徐桂松兄弟姐妹4人一起带着77岁的老父亲徐胜州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检查后医生告知其父亲心跳过快,血液有异常,必须尽快住院。凭着《桐乡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卡》,他们直接进行挂号、看门诊、拿处方、办理住院手续,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说起这张卡,坐在一旁的徐胜州虽咳嗽不断,但神色中还是露出一丝欣慰:“以前一直怕看病,现在看一次病就报销一次,减轻了负担,不像以前大半年才报一次。”
新型合作医疗实施后,农民看病不必像往常一样为了报销几百元的医疗款,一定要经过繁琐手续以及在规定时间才能办理。对此,龙翔街道南王村油车桥组的梅金松是感慨万千。71岁的梅金松自称“老病号”:支气管炎、胃炎、高血压、肌无力……5年前,老梅又被查出患了膀胱癌,虽然现在已成功战胜癌魔,但身体一直不好。今年1月1日至今,老梅进出医院又有近70回了。如此频繁地看病付钱要是在以前,仅报销款一项就让老梅家有得忙了。
南王村管理合作医疗的姚伟明说,以前村里会定时用广播通知村民前来报销,如果没有错过收听,老梅的家人就会拿上厚厚一叠“票子”走进来。但有时错过收听,或者来了工作人员却不在,每次报销医药费最起码是要跑两趟,第一趟办手续,第二趟再去取钱,而且办手续要带齐参保人身份证、合作医疗卡、病历、医疗机构发票4样证明。许多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在进入报销程序阶段后,经常由于缺了证件、忘了证明需要来回跑上很多趟。
但如今这些麻烦都没有了,农民到不同医院就诊也无需再持不同的“就诊卡”,合作医疗报销的效率和准确性均大幅提升。以前因报销不方便而放弃小额报销的现象也没有了,城乡合作医疗收益面明显提高。截至今年8月31日,我市已经为91万余人次办理报销手续,支付报销金额3058.7余万元,参保人员受益面达到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