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8日,沪深股市高开高走,深证成指和上证综指均创出历史新高,上证综指攀上5500点。截至收盘,两市超过1200只个股上涨,不到110只个股下跌,成交量不到2100亿。 中新社发 马健 摄
香港大公报报道称,英国《金融时报》10月5日载文《股市续写新高,一个资本大国已然崛起》。文章称,而就在两年前,上证指数还迷茫在1000点的时候,两个市场总市值不过3万亿元。仅仅两年时间,变化已是翻天覆地。中国资本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当仁不让地跃升为第一位。
从8月初沪深股市总市值超过20万亿元,短短一个半月后,截至9月20日,沪深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两个市场总市值合计已经达到24.53万亿元。随着近日建设银行、中国神华以及中石油三大巨头回归A股市场,预计沪深股市总市值将很快超过30万亿元。
文章称,24.5万亿元的总市值,相比于2006年21.087万亿元的GDP总量,意味着中国境内股市证券化率(股市总市值/GDP总量)已经达到116.33%,而此数字在两年前仅为16.8%。有关数据显示,美国股市市值占GDP的比重为130%,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约为100%,东盟国家则大约为70%至80%。
文章还指出,不管是与西方成熟国家比较,还是与周边新兴市场比较,仅从证券化率看,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一个资本大国正在崛起。
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破冰以来,以股改为核心的一系列资本市场制度性改革取得重大成功,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幷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此期间,资本市场在基础性制度建设、发行体制改革、上市公司质量以及投资者结构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股票市场一向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或温度计,但此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代表性不高,因此晴雨表或温度计的作用并不显著。而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行业代表性越来越强。如银行股、保险股的上市,中国铝业、中国远洋、中国神华、中石油等龙头的回归,丰富了目前上市公司各个行业龙头品种,随着不久的将来,香港市场红筹股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央企的A股发行,上市公司结构将得以大大改善,资本市场将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文章最后指出,发展迅速的中国股市,两年时间就将证券化率从不到50%提高到超过100%,而美国完成此阶段用了7年的时间,韩国用了4年。从发达国家和主要新兴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一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以日本、韩国等为例,经济腾飞阶段都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大发展。而现在,中国股市正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做大做强并从大国经济走向强国经济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