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徐闻:大力促进生态文明村
  • 玉环:启动网吧消防应急逃
  • 常熟:海虞荣膺“中国人居
  • 江阴:民政为民 以民为本
  • 盐城:“飞燕”为“韩流”
  • 临沂:积极发展节能公交
  • 流光溢彩的各地夜景
    流光溢彩的各地夜景
    世界最佳模特大赛
    世界最佳模特大赛
    有趣的“自行车婚礼”
    有趣的“自行车婚礼”
    “中国最大”铜烟斗现身
    “中国最大”铜烟斗现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灌云:发展与民生并重

      时近金秋,位于灌云县城的大伊山格外美丽,这座原来显得荒芜的山,是该县从紧张的财政中硬挤出300多万元实施山体绿化等工程后,才成为人们游览休闲的“宝山”的。一位名叫胡继学的老人说,“以前山上树少,又没有路。现在路修好了,树栽多了,这里成了天然氧吧,每天上山健身的居民大约有6000人次呢。”

      这仅仅是灌云县优先考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例子。

      灌云县是我省经济薄弱县,至2005年底,全县主要指标在全省都处于靠后和垫底的位次。随着省委加快苏北发展战略的深入,灌云经济出现跨越式发展,仅今年上半年的主要指标与2005年全年相比,固定资产投资是2005年全年的1.98倍,工业投入是2005年全年的5.69倍,财政收入是2005年全年的1.68倍。“同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面临的民生问题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连云港市委常委、灌云县委书记唐铁飞说。

      在县城省级开发区韩资企业鲜禾鞋业车间里,

      28岁的女工卫青告诉记者,她是去年被开发区征用了土地的农民。在征用土地时,她一家人都想不通,害怕失地后生活没着落。“没想到现在这么好。我是缝纫工,现在每月有1200元的收入。过去我在外地打工,也做缝纫工,但收入最多只有800元左右。现在就在家门口工作,收入高了,还能照顾家庭和孩子,满意得不得了。”

      灌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李正波介绍说,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依托。近年来,江苏灌云开发区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到目前为止,共有106个企业入驻园区,吸纳了大批本地劳动力进入企业上班。灌云县劳动保障局局长张君山说,由于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灌云出现了大批原来在外地打工、现在回来在家门口就业的现象。据初步统计,今年就有近3万外出打工者“凤还巢”。

      在县开发区附近的陆庄村,村党支部书记陶桂溪对记者说,开发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村民从中得到了大实惠。从去年开始规划的农民安置小区,一式的两层小洋楼,每平方米安置价才640元,而房屋拆迁补偿金平均价格是820元,农民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还能落一笔钱呢。

      无论是事关发展和民生等公益事业的大事,还是涉及弱势群体生产生活的难事,都需要资金的投入。正因为经济快速发展,灌云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灌云县龙苴镇69岁的农民范庆如因患膀胱癌入院治疗,花了一大笔钱。正当家人为这笔钱发愁时,他意外地得知,可以获得4万元的报销!据灌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同志介绍,

      96.9%的灌云农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灌云在财政运转还较困难的情况下,县乡两级给予农村合作医疗的匹配资金从来都是及时到位的。不仅如此,灌云每个村都建立了社区卫生站,153个村级社区卫生站达到市级标准。现在正进行所有社区卫生站电脑联网工程,这一工程结束后,灌云农民看病将更方便、报销将更快捷。
    来源: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作者: 通讯员 邱红彤 张海荣 记者 朱新法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