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江阴:民政为民 以民为本
  • 盐城:“飞燕”为“韩流”
  • 临沂:积极发展节能公交
  • 慈溪:500领导干部与外
  • 余姚:泗门率先实现新农村
  • 徐州:用温情重塑“城市性
  • 流光溢彩的各地夜景
    流光溢彩的各地夜景
    人体彩绘吸引游客
    人体彩绘吸引游客
    浙江各地备战“罗莎”
    浙江各地备战“罗莎”
    新人举行空中婚礼
    新人举行空中婚礼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常熟:海虞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每年投入近亿元,一年拿下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到目前为止,建镇八年、投入七亿多元科学规划的常熟市海虞镇,以生态休闲镇、现代化小城镇为定位,把目光聚焦于高档次的绿化环境、高标准的功能提升、高水平的布局设计上,大手笔建设人居最佳环境,在夺得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全国重点镇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六块“金字招牌”之后,海虞镇镇长孙健近日在山东省威海举行的二〇〇六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颁奖仪式上从建设部领导手中接过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奖牌。

      建镇八年来,海虞镇按照常熟市委、市政府城镇区域调整后对海虞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以生态休闲镇、现代化小城市为定位,注重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和农民及非农产业集聚吸纳的原则,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镇区形成了商贸物流、文化休闲、行政办公、居住区等四个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镇发展区域,促进了居住向社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良性发展态势。该总体规划在二〇〇五年全省“小城镇规划”评比中荣获第一名。海虞镇引用现代城市经营理念,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实施农村形象塑造工程,提升集镇品位,先后实施了老街“穿衣戴帽”工程。新建成了海虞中小学校、海虞文广中心、海虞消防站等现代化建筑群,还将九家企业迁出镇区。镇里还新建成海阳路、迎宾路等主干道十五公里,铸造起5万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海虞苑、海悦星城等居民区,在镇区初步形成了东方广场文化休闲区、人民路商业购物区、海阳路行政办公区和迎宾路住宅区等四大特色功能区。一个布局设置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人居环境理想的现代化小城镇的雏形在海虞已初步呈现。

      海虞镇还采取拆房补绿、治脏变绿、见缝插绿、破墙透绿、租地种绿等多种措施,全面实施了“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家园”工程。近几年,海虞镇已建成了长达十公里的绿色通道,形成了十多公里长的长江江堤生态防护林,全镇新增绿化面积近十万平方米,镇区绿化覆盖率达百分之三十八,人均绿地面积近五十平方米,现已建成了四个农业生态观光园。目前这个镇村村都跨入了省级卫生村行列,并拥有一个省级文明村、三个苏州市级文明村和十六个省级生态村。这个镇尤其注重“以人为本”,营造人居环境,镇区在实现平均每户一套功能相对齐全、综合质量较高住宅的基础上,注重住宅区的设施配套和环境营造,利用万亩生态园的辐射,把集镇绿化、小区绿化、居民绿化有机结合,使整个城镇“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花园式的民宅、城市式的街道、生态式的工业园、景观式的道路成为了海虞镇美丽的色彩。海虞镇辖区内的沿望虞河、沿长江和沿高速公路的生态景观带正在逐步形成。

      海虞镇先后投巨资建成了两个万吨级污水处理厂和两个集中供应热能的热电厂等设施消除了工业发展的再生污染,此举在全国乡镇尚属罕见。与此同时,海虞镇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力度。近两年累计投入一千五百多万元,疏浚、整治村镇河道三百多条,清淤污泥三百多万方,治理脏点三百六十处,硬化镇村两级道路七十八公里,村镇河道和村庄整洁工作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全镇改水改厕受益面百分之一百。
    来源: 中国新闻网常熟新闻网 作者: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