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武进: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
  • 慈溪:集约发展提高自主创
  • 余姚:大力培育"品牌农业
  • 姜堰:一女孩带着瘫痪妈妈
  • 平湖:两名消防官兵被授予
  • 胶南:一切从群众需要出发
  • 流光溢彩的各地夜景
    流光溢彩的各地夜景
    在海面90米打扑克
    在海面90米打扑克
    给爱车穿上花衣裳
    给爱车穿上花衣裳
    利奇马
    "利奇马"海南卷走5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泰兴:GDP增长由“白”转“绿”

      泰兴市的晨光硅酸铅有限公司是泰兴市骨干企业之一,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利税300万元,但铅化物污染严重。今年该厂果断关闭了这条硅酸铅生产线,新投入100万元开发了9W、13W、30W系列节能灯产品。目前企业产销两旺,年内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晨光公司转产是泰兴市结构调整、经济转身的一个缩影。”泰兴市委书记曹苏民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下决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宁可发展的步子慢一些,也要引导GDP增长由“白”转“绿”。

      说起经济转身,还得从泰兴开发区说起。这个以招引化工项目为主的开发区,到目前已有90多家企业落户。但由于早期少数小化工企业违法超标排污,偷排污染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公开承诺,对这些“问题企业”该关的关,该停的停。从去年秋天起,通过逐一摸底,市里迅速启动“挖地七尺”专项行动,组织人员沿一些企业围墙外侧深挖2.5米,使20多根违法排污暗管暴露出来。市政府当即责令3家企业停产,13家企业16个项目限期治理。同时,还沿企业围墙在地下砌筑了5米宽的混凝土防渗隔离墙,封死偷排污管道;并对22家排污大户安装了COD在线监控仪,实行24小时监控。到今年5月18日,泰兴开发区成为我省第一家通过督办验收的化工园区。在此基础上,泰兴市对现有的281家化工生产企业逐一过堂,提出整改提高190家、搬迁5家、逐步关停并转80多家的整治方案,引导全市化工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上下游一体化方向发展。

      要彻底解决化工企业的污染问题,光管“堵”是不够的,泰兴市还积极引导关停企业转产环保、节能的“绿色产品”。为此,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整套优惠政策,对自主停产转向经营的企业,审批程序从简,工商部门收费给予优惠;对化工企业转产机械、纺织等其他无污染类产品的,工商、税务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企业花最少的费用办好手续。

      经过专项整治,泰兴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日纳污水量由过去的6000多吨猛升到了1.2万吨,且呈上升趋势。泰兴市政府果断决定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日处理污水能力由1万吨提高到6万吨。最近,泰兴市又在规划新上一个日处理能力达500吨的垃圾发电厂,不仅可以“吃”掉全市所有生活垃圾,还能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泰兴开发区内将规划建设35平方公里的非化工产业区,并抬高项目准入门槛,拒绝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内外资化工项目进入,为引进一批符合政策标准的大项目、好项目留足空间。全市年内计划实施节能项目40个,淘汰高耗能设备100台(套),确保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4%。仅上半年,全市已完成节能技改项目28个,节约标煤3.88万吨,超额完成全年节约3.73万吨标煤的目标任务。开发区内企业不仅实现了统一供热、供电、供气,连污水也实现了扎口治理。
    来源: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作者: 顾介铸 赵晓勇 姜圣瑜 通讯员 张建荣 吴振国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