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衢州:龙游畜牧业治污造福
  • 宁津:救助贫困学子有新举
  • 东兴:"三跟踪三服务"壮
  • 余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 江阴:科学发展突出环保优
  • 江阴:与上海杨浦区建立经
  • 千名比基尼女郎合影
    千名比基尼女郎合影
    鸟巢体育场膜结构施工
    鸟巢体育场膜结构施工
    巴塞罗那圣梅尔塞节
    巴塞罗那圣梅尔塞节
    机器人表演千手观音
    机器人表演千手观音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诸暨:县乡政府演绎默契"化债双人舞"

           浙江中部的诸暨市是绍兴下属的县级市,素有“耕读传家”的风尚,是该省首批教育强县之一。多年的建设给这个市的农村学校带来了比较先进的教育设施和办学水平,同时也带来了近1.58亿元的债务。 

           为化解负债,该市从2006年7月起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争取3年内基本消除这笔在2005年底前形成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新措施出台后一年内,诸暨市已偿还债务7645万元,占债务总额的48%。其中有7个乡镇教办债务“清零”,提前完成了减债目标。 

           化解农村中小学教育负债,诸暨有何诀窍? 

           加大教育投入是必须的,还清教育欠债也是必须的 

           据诸暨市教育局财务科科长周祥辉介绍,债务形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校舍改造。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前,诸暨农村的校舍绝大部分是“祖宗房”。有的是建于解放前、木结构的祠堂,有的是建造时贪图“多快省”、水泥“三交拱”结构的“文革房”,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校舍,极有可能成为危房,威胁师生的生命安全,改造迫在眉睫。 

           二是网点撤并。为适应集镇城市化的发展步伐,改变农村学校分布的“小、散、乱”,本世纪初,该市的农村中小学纷纷开始从原来的分散办学模式转向集约化办学,村校大部分撤并到乡中心校,乡镇中学撤并到完中或数个乡镇初中合并。调整学校布局的同时,还进行了高标准学校建设,努力以标准化促现代化。到2006年,诸暨有9个乡镇(街道)成为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位居绍兴市首位。 

           据诸暨市教育局统计,1999年至今共撤并中小学139所,其中,1997年至2005年底之间新建校舍近129万平方米,投资金额近11.3亿元。周祥辉说,诸暨一向重视教育,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都能全额下拨,但要拿出更多的钱来搞校舍改造、网点撤并,当时的财政没有实力。 

           筹集资金的任务由此落到了学校头上。担任过诸暨市次坞、陶朱等街道教办主任的俞伟云对此表示理解:“投入是必须的,因为农村教育确实需要跨越式发展。”以陶朱街道为例,2000年开始建造的陶朱初中占地120亩,仅基建投入就达2800万元,在当时的农村初中里硬件水平首屈一指。陶朱中心幼儿园的总投入也达650万元。结果,2005年底前负债达到1425万元。 

           随着教育收费越来越规范,学校自由支配的钱越来越少,还债变成了无法实现的目标。俞伟云说:“政府再不想办法,学校是永远没有能力还清债务的。” 
           
           县级政府唱主角,乡镇政府忙跟进 

           2006年7月11日,在先期调研的基础上,诸暨市人民政府转发了市财政局和市教育局《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减债工作意见的通知》。这份通知确定了诸暨市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减债目标: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基本消除全市2005年底前形成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债务。 

           为最大限度地激励基层,诸暨设计了一个“三条腿走路”的办法,即偿付资金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教办、市教育局、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筹措。原则上三方负担比例为1∶1∶1。 

           诸暨市财政局和教育局的工作人员都表示:通知的基本原则是乡镇尽力而为,市财政和教育局则要配足为止。为此,市财政专门划拨了“偿债专项经费”,2006年市财政就预留经费约3000万元,2007年教育局又预留了2078万元。 

           对资金来源,诸暨也做了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教办按规定从土地出让收益、财政超收分成、集体企业转制、社会捐资助学、各类教育经费等收入中筹措。市教育局从全市各类办学收费收入和部门预算结余中统筹。市人民政府从财政专项减债基金和增收收入等资金中统筹。 

           为了加强乡镇政府还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诸暨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两手政策。首先,建立了减债奖励制度。对在3年内完成减债任务的乡镇(街道)及教办,市财政给予10万至20万元的奖励,其中50%用于集体奖励,50%用于办学奖励。其次,力戒基层出现“债多不愁”的心理,规定从2007年开始,历史债务未消除、减债措施不落实的乡镇(街道)教办,原则上不得上新的基本建设项目;如确需改造和新上项目的,资金必须全额落实,不得向个人借款和集资。对历史形成的个人借款和集资款,从2007年起其应付利息,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利率。 

           诸暨市财政局预算科副科长郑文伟介绍说,今年义务教育债务偿补计划的落实情况已被列入对乡镇干部的考核中。满分100分中,财政管理和债务管理占10分,减债为3分(1.5分为义务教育减债能力)。 

           引导乡镇加大投入考验政策技巧 

           “从目前的还债情况来看,这个办法是可行的。”诸暨市教育局财务科科长周祥辉说。据介绍,政策出台后的当年,27个街道教办就偿还6700万元。目前诸暨已偿还债务7645万元,占债务总额的48%。 

           陶朱街道2005年底负债1425万元,负债金额在所有街道教办位居第三。减债政策出台后,目前债务已减至零。曾任该街道教办主任的俞伟云向半月谈记者分析说,减债关键在于三点: 

           一是乡镇街道领导要重视。如今教育投入以县为主,乡镇没有明确责任,也没有考核的任务,关键看领导的意识。陶朱街道两任领导都曾经当过老师,对教育有感情,知道教育的难处,在调拨资金上更易沟通。 

           二是因地制宜想办法,制定可行的政策。减债的政策之所以能取得好效果,就在于其鼓励了乡镇街道想办法来还。 

           三是学校不仅要因时制宜,掌握技巧,还要抓好内部管理。如2005年陶朱街道教办就靠自己东凑西挤还债250多万元,这部分钱在政策出台后也得到了市财政的资金配套,加快了还债速度。 

           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辩证地看待农村教育负债:过去讲大发展大投入是必要的,不能对负债全盘否定;现在发展很快,各种学校都办得挺好了,也不能盲目求大求洋。
    来源: 半月谈 作者: 记者 余靖静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