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江阴:与上海杨浦区建立经
  • 五峰:新机制激发农村农技
  • 萧山:南阳镇开通自己的“
  • 庆城:前8月新增民营经济
  • 张家港:学生公交专线乡镇
  • 兴业:建成玉林首个县级人
  • 巴塞罗那圣梅尔塞节
    巴塞罗那圣梅尔塞节
    机器人表演千手观音
    机器人表演千手观音
    74公斤巨型太空南瓜
    74公斤巨型太空南瓜
    农民画彩绘嘉兴新农村
    农民画彩绘嘉兴新农村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江阴:科学发展突出环保优先

      在无锡市考核新政的“期中考试”中,江阴资源环境类指标绿意盎然,全部达标,尤其是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97.7分,列无锡各县(市)、区之首。

      江阴处在全国县域经济的第一方阵,环境、资源成为制约发展的“掣肘”,持续发展的动力何在?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建设幸福江阴创新实践,在理念上坚持环保优先,在制度上保证环保优先,在考核上推进环保优先,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协调统一。

      “精彩转身”环保标本兼治

      向高新技术要发展空间,是江阴实施经济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抓手。今年以来,该市加快 “两高两低”(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产业的发展步伐,目前机械装备、风能设备、光伏、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新兴产业已崭露头角。该市还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对高能耗、重污染行业的改造力度,尤其注重冶金行业普转优、纺织行业低转高的升级步伐。去年以来,全市共关停和淘汰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企业和项目113个,对71家污染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据统计,江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发展已初显成效。

      现代高端服务业是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没有污染的节约型产业,也是江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路径。今年以来,开发区和临港新城被辟为服务外包重点承接地,通过新港区建设,促进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和以制造业的两端延伸和服务分离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1—7月实现物流增加值80.84亿元,同比增长29.14%。

      “增产降污”产业链式发展

      有人说,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不像是钢厂,因为这里绿树掩映、碧波荡漾,厂区东边还有梅花鹿、孔雀、天鹅等珍稀动物居住着。然而,这里却是全国最大的特钢生产基地。从创“无烟工厂”、“清洁生产企业”、“绿色工厂”到发展循环经济,公司近年来在环保方面已投入8亿元,先后实施五大技术节能项目,使炼钢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水全都成了宝。兴澄每年可从循环经济项目中获益超2亿元。

      “增产降污,从垃圾里面淘黄金”,众多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念撞击中,费尽心机为各类废弃物找出路,增加产业“链接”功能。目前,全市有105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136家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计,20家企业被列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点。江阴在电力、钢铁和化工等重点行业已建成10多个废水循环利用和粉煤灰、煤渣、钢渣等回收利用企业,全市粉煤灰、煤渣、钢渣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

      “审批关闸”催生绿色行政

      在江阴市行政服务中心,大部分窗口都人头济济,十分忙碌,惟独环保审批窗口却冷冷清清。该窗口主任张军笑言:又有一批项目从审批目录中“淘汰出局”了。随着环保部门在审批中的决策地位前移,工作人员天天深入基层为工业集中区建设提前规划环评,前来审批的排污项目变少便在情理之中了。

      8月27日,江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率先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全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无疑增加了一道新的环保“闸门”:为确保总量大幅削减,对排放氮、磷污染物的工业项目不再审批;该市张家港河和东清河流域的6镇,严格控制水污染建设项目。

      而此前,江阴早已制订了严格科学的产业准入制度,明确鼓励、限制和禁止的三大类产业、产品和技术指导目录,对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印染等15类项目一律禁批,对不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坚决做到“五个不批”。严格审批推动了“经济要发展,排污要减少;既要GDP增长,又要COD削减”的“绿色行政”。如今的江阴,招商选资不忘仔细对照产业准入目录,时时问计于相关部门,引导企业以最小的资源、最少的能耗和最低的污染排放,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幸福江阴,更重要的是要有幸福的环境,江阴正朝着新的目标跨越,使科学发展和环保优先都走在全省前列。
    来源: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作者: 江新萱 程伟虹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