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宁津县将食品安全工作重点转向农村、城乡结合部食品市场。针对当前农村食品经营业户规模小、范围广、流动性强的特点,积极推行一户多档制,乡镇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制,裸装、散装食品标牌公示制,流动熟肉、熟食经营摊位证明登记制度,创建“食品安全绿色社区(村镇)”的“四制一创建”监管活动。
一是坚持两个统一原则,全面推行“一户多档”制。按照统一样式制作,统一档案内容的原则,农村每个食品经营户对每一个供货商都建立档案,标明食品经营者与供货商签订的供货合同、供货商的合法有效主体资格证明、食品质量证明材料以及进化票据;二是把好四关,全推行乡镇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制。把好实名登记条件关,把好胸牌设计制作关,把好胸牌发放关,把好登记备案关,设立专门的登记簿,对本辖区符合条件的食品经营人员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备案。要求农村小型食品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佩带标有真实姓名和身份的胸牌。
同时,以无缝隙覆盖为目标,全面推行裸装、散装食品标牌公示制。在农村固定食品经营户、农村集贸市场经营摊位、流动食品摊位、前店后厂食品加工业户经营的裸装、散装食品实行食品标牌公示。标明食品名称、生产厂家、原料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食用方法及销售价格、联系方式等主要内容;四是做到每集必到、每户必登,全面推进农村大集(庙会)流动熟肉、熟食经营摊位证明登记制度。设立了集贸市场流动食品经营户登记簿,对辖区内每个集市上的流动熟肉、熟食制品经营摊位进行动态监管;五是创建“食品安全绿色社区(村镇)”。为“食品安全绿色社区”建立了社会监督网络,健全了食品经营业户自律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