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萧山:科学生产降成本 推
  • 东台:“柔性引才”破解人
  • 绍兴:纺织品畅销东盟 出
  • 浦北:十七项工程“领跑”
  • 江阴:510家排污企业停
  • 顺德:400余市民捋袖献
  • 千人分享最大奥运月饼
    千人分享最大奥运月饼
    慈善拍卖
    慈善拍卖 模特助兴
    长江上的搜救演习
    长江上的搜救演习
    内蒙古地质公园开园
    内蒙古地质公园开园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南召:文明乡风拂山乡

      金秋时节,地处深山的河南省南召县东花园村文化广场,一年一度的“文明之星”评选活动结果揭晓。评选出的致富能手、好媳妇、好公婆等模范戴上了红花,他们的彩照被贴在文化长廊最显眼处,村民们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这是这个山区县“百里文明长廊”文明创评的一个掠影。位于伏牛山南麓的南召是河南省深山县和国家重点扶持县之一。近年来,南召县把培育乡风文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 把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搬”到了广大群众中间,把新文化、新观念“种”到了广大农村,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把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引”到了农民家里,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培育了乡风文明,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用群众身边的道德楷模引领农村社会风尚。南召县在农村广泛开展以评选文明家庭、致富能手、好公婆、好媳妇等为内容的“文明之星”评选活动。他们以行政村为单元,采取“公推公选”或“海选”的方法,让群众投票评选自己心目中的“文明人”。

      经公选被评为全乡好媳妇的南召县太庙乡罗沟村村民付主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侍奉瘫痪在床的公公,10余年从未嫌弃,直到老人过世。婆婆在她的照料下,今年93岁了仍身体健朗。在她的带动下,村里妇女人人争当孝敬公婆的好媳妇。据统计,全县每年评出文明家庭2500余户,好媳妇、好公婆8000多人,致富状元3000人。

      眼下,为乡邻婚丧嫁娶“凑份子”而出现的“人情债”,成为当前农村群众的一大经济负担。崔庄乡马良村红白理事会成立后,采取新事新办、新事俭办,出面置办一切事务,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实现了移风易俗。经过逐步完善发展,南召县普遍建立了村民议事会、禁赌协会、计生协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形成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道德教育长效机制。

      他们还通过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培育文化中心户、组织文化活动等,使农民群众进一步陶冶情操,提高道德素养。 县乡建起了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乡镇全部建起了宣传文化站,全县80%的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及体育活动场地,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8%,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这个县还通过民办公助、集体扶持、个体经营的灵活机制,把农村散兵游勇式的民间艺人,“整编”组成文艺团体,由文化部门参与指导节目创编,为群众培养起一支永驻乡间的文艺队伍。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记者 韩冰 徐亮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