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强县新闻
 最近更新
  • 东台:“柔性引才”破解人
  • 绍兴:纺织品畅销东盟 出
  • 浦北:十七项工程“领跑”
  • 江阴:510家排污企业停
  • 顺德:400余市民捋袖献
  • 诸城:“民企帮村”助建新
  • 千人分享最大奥运月饼
    千人分享最大奥运月饼
    内蒙古地质公园开园
    内蒙古地质公园开园
    海狮“练功”迎佳节
    海狮“练功”迎佳节
    明城墙遗址公园动感时装秀
    明城墙遗址公园动感时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萧山:科学生产降成本 推动产业再升级

      目前,我国的苗木业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持续上涨给萧山的苗木生产企业带来的压力很大,以杭州绿地种业有限公司为例,其正式员工不超过20人,而今年的人力成本预算大概需要120万元。然而从另一侧面,这些压力也反向促进企业不断变革,在萧山,大部分企业都在求变的时候,这个压力反倒成了行业升级的推进器。

      设施化进程加快

      为降低人力成本,企业常用的办法就是通过增加设施,尽量减少用工量。

      “我苗圃里很多地方都装上了喷灌设备,一次性投资确实不少,每亩超过3000元,但从长远看还是非常值得。”萧山宁围镇盈一新卫花木场场长许新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安装喷灌设备以前,每年每100亩基地人工抗旱费用在1000元左右,而现在能降到500元甚至更低。在萧山,很多苗圃都配备了喷灌设施。

      除了生产成本降低,设施化生产产品更加标准、管理更加容易等其他优点也逐渐表现出来。现如今,打碎黄土用的粉碎机、挖掘大苗用的挖掘机、混合基质用的搅拌机等各种机械在这一地区已屡见不鲜。

      “不要小看除草这环节,如果单纯用人工除草,一亩地每年的花销在300-500元之间,而使用封闭式除草剂,同样的面积只要花费100多元就够了。当然,封闭式除草剂并不能完全除净所有杂草,所以现在很多苗圃都是人工和除草剂结合除草。另外,有的基地还铺设了地膜,和人工除草相比,这样做也能节省不少费用,还能减少施肥量。假设每亩地铺设地膜前全年使用150斤肥料,铺膜后只要100斤肥料就足够了,肥效还更好。”在萧山不少苗圃,记者听到了这样的话。可见,企业老总们在感受到人力成本压力后,已从意识层面有所改变,对除草剂、基质、地膜、生根剂、控释肥、遮阴网等产品设施也日渐重视,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开始使用。

      生产工序简化

      剔除不必要的生产工序,也是不少苗木生产企业正在动脑筋钻研的事情。

      绿地种业主打产品是桂花,桂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修剪。那么,怎么能在降低人工修剪成本的前提下,保证相同的修剪效果呢?总经理丁旭升想到的办法是,将以前的单株小剪改为统一定期大剪。利用独干桂花以主干生长为主的特点,定好标准,等基地中扦插时间一致的某一区域桂花长至这个标准后,统一进行修剪。这样只要通过1至2次修剪,桂花就可以基本成型,如此修剪所节省的人工费用相当可观。而且,这样做还能保证产品的一致化,标准化,一举两得。

      为保证某一区域内的产品生长速度一致,就要从母本选择、穗条采集,以及前期水肥管理等方面制定生产准则,这自然对绿地的生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萧山,还可以看到有些生产者正在尝试直接将小苗扦插于营养钵中。由于中间省略了将小苗从穴盘移栽到营养钵的步骤,自然减少了用工量,降低了成本。而且,移栽后的缓苗期也省略了,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了近4个月。像这样可以减少用工,各种各样的实验性做法在当地的苗圃中随处可见。
    员工水平提升

      浙江美林园艺的总经理李金昌最近一直在为一件事犯愁:花费同样的价钱,从诸暨招到的工人技术水平比萧山的工人低,同样的支出不能换来同样的效益。所以,能否提高工人技术水平以及工作效率,成了能否降低人工成本的重要问题。

      其他一些生产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几年前,森禾种业、蓝天园林等大公司就在不断进行各类员工培训。如今的情形却是越来越多的公司甚至包括苗圃经营者也开始不断开展各类员工培训课程。丁旭升也在盘算着开展培训,他说:“容器苗生产所需要的人工水平要明显高于地栽,所以找到一个优秀的工人并不容易。尤其在容器苗热潮兴起后,对优秀员工的需求缺口更大。由于行业本身作业环境比较艰苦,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较差,所以很多时候,无论是技术员还是工人,都不容易找。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培训势在必行。从产业升级角度看,生产者水平的提高的确是个利好因素。”

      除了上述三点,人力成本的提高还逼着经营者去思考如何用好人才;如何制订好企业的短、中、长期各项规划;业务拓展如何与人员拓展衔接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还将遵循市场规律,完成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
    来源: 苗木世界 作者: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