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县教育基金会联合有关企业,共同出资25万元,资助260多名贫困大学生、高中生。今年以来,该县共为6000多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款1400多万元。
被誉为“三湘第一县”的长沙县,近3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疗救助网络、最低生活保障网络、就业援助网络、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和贫困学生资助网络。该县用于民生的资金,每年递增1亿元以上。
近3年来,在本县经济实力日渐雄厚的情况下,长沙县委、县政府认真筹划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从2003年起,该县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农民的参与率达98.45%%,居全省榜首。近两年来,该县在全免费入学的基础上,启动了捐资助学工程,扶助贫困中小学生入学,使得小学和初中入学率达到了100%,小学巩固率为100%,初中巩固率为99.67%,成为全省失学率最低的县,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与此同时,该县还源源不断地推出了其他一些惠民措施:2004年出台10项政策,投入2亿多元解决了近万名拆迁人员的安置与就业问题;2005年以来投入近千万元实行5种重大动物疫病免费防疫;率先在全省建立“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乡镇垃圾管理模式;投入上千万元建成11个农村客运站,解决农民坐车难问题;财政投入60万元,为近6万低保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埋单”;免除生活困难的“三无”人员和特困人员的部分电费、水费、燃气费和有线电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