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国内·国际新闻
 最近更新
  • 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活
  • 国土部:将大规模曝光土地
  • 中国评选出50位道德模范
  • 重庆明确规定领导讲话最多
  • 中国最大"地主"碧桂园土
  • 杭州规定游人违规观钱塘江
  • 大学生尝试“猪彩绘”
    大学生尝试“猪彩绘”
    丹阳发现汉代冥币
    丹阳发现汉代冥币
    少年军校示范阅兵
    少年军校示范阅兵
    “活化石”马蹄蟹
    “活化石”马蹄蟹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中国093“商”级核潜艇亮相 官方公开照片

     
    国产新型核潜艇的首张清晰照片
     
     

    外界盛传这就是093型攻击型核潜艇模型
     
     

    091型(汉级)是中国海军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

     

           核心提示:7月下旬,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博物馆举办了庆祝建军80周年的展览,093型核潜艇的模型和一些不甚清楚的图片在展出活动中亮相。此后,《现代舰船》杂志8月号刊登了这款核潜艇的首张清晰照片。 中新浙江网9月17日电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9月19日(提前出版)一期报道题:中国商级潜艇详细情况浮出水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披露了新一代核动力攻击潜艇——093型潜艇的更多详细情况。

     

           7月下旬,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博物馆举办了庆祝建军80周年的展览,093型核潜艇的模型和一些不甚清楚的图片在展出活动中亮相。此后,《现代舰船》杂志8月号刊登了这款核潜艇的首张清晰照片。

     

           西方情报界把093型核潜艇称为商级核潜艇。

     

           093型核潜艇是中国海军第二代核动力攻击潜艇,将取代5艘陈旧过时、噪音巨大的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091型(汉级),后者是1970年至1990年间下水服役的。093型核潜艇的建造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其过程一直是在高度戒备之下绝密进行。据报道,第一艘093型核潜艇于2002年12月下水,2006年年底加入海军服役。第2艘是于2003年年底下水的。

     

           093型核潜艇装备有精密的艇首和舷侧声呐阵列,水下排水量估计为6000~7000吨。外界广泛猜疑,俄罗斯某设计中心一直在协助中国开发新型核潜艇。

     

           从模型和杂志照片所展现的情况看,093型核潜艇外壳为水滴流线型,舷侧声呐阵列在潜艇外壳上清晰可见。

     

           093型核潜艇有6具533毫米艇首鱼雷发射管(4具位于上方,2具位于下方),估计还装备了以中国和俄罗斯设计为基础的一系列反潜和反舰的线导、声自导和尾流自导鱼雷。

     

           这些鱼雷发射管还能用于发射中国自主研发的“鹰击”-82型反舰导弹。

     

           一些报道说,093型核潜艇还具备对地巡航导弹的发射能力,不过这一点无从证实。

     

           尽管此前有人猜测,093型核潜艇是以俄罗斯的“胜利者”3型核潜艇的设计为基础研发的,但从外观上看,这两种潜艇并没有共同点。但是,不能排除093型核潜艇在设计中融入了俄罗斯技术的可能。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