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国内·国际新闻
 最近更新
  • 2003年以来29名省部
  • 布什将于12日或13日与
  • 信产部3个月清理4万个电
  • "以房养老"模式10月将
  • 中美签署消费品安全联合声
  • 贾庆林开始对日本进行正式
  • 国家大剧院将进行首演
    国家大剧院将进行首演
    大陆第一高楼
    "大陆第一高楼"建至
    最"性感"的海滩
    最"性感"的海滩
    史上“最牛”送水工
    史上“最牛”送水工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世行称中国外贸盈余亟待抑制

      经济前景依然看好,重新平衡经济是主要挑战

      9月12日,世界银行在此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指出,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贸易盈余继续扩大,同时经济增长模式没有发生改变。外部失衡仍然是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问题。

      世行认为,不断增长的贸易盈余,构成了不断上升的国际收支盈余的绝大部分,受抑制出口增长措施的影响甚微。国际收支盈余与金融部门发展相结合,增加了国内的流动性,推动着资产价格上升,特别是股票价格上涨。

      尽管消费者价格通胀率上升到10年来的最高点,但这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上涨所致。世行预期消费者价格通胀率将从2007年晚些时候开始逐渐回落,但仍存在通胀上升的风险。

      《季报》认为,近期发生的金融市场动荡可能影响到中国经济,但是中国处于有利地位可以吸收这种冲击。尽管直接金融冲击的影响是有限的,但中国会受到主要市场经济放缓的影响,原因在于出口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不过,中国仍处于一个强有力的位置。世界银行中国高级经济学家、《季报》的主要作者高路易说:“中国处于有利地位应对全球增长放缓可能产生的冲击。全球经济适度放缓将会实际上减轻决策者对整体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贸易盈余的担心,同时中国的宏观经济强势地位为在必要时调整国内政策态势提供了空间。”

      外部失衡仍然是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尽管目前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需求和价格压力,但非常强劲的增长具有最终超过供给增长的风险。关键性的挑战仍然是重新平衡经济。这就要求采取进一步的财政和结构性政策措施。政策层面已经正确地着眼于避免过度需求以及防范食品价格上涨引发全面通货膨胀,今后还需要继续抑制流动性和加息。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说:“宏观经济调整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抑制贸易盈余,而实际汇率升值是最为明显的政策工具。如果美国经济放缓幅度超过预期对此产生负面影响的话,减少外贸不平衡可能会成为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基于税收的措施来抑制贸易盈余,但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政策措施。

      《季报》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前景继续看好。在国际方面,没有迹象表明成本压力在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国内方面,经济前景继续保持强劲:利润和信贷高速赞助,因而投资很可能继续大幅扩展。消费预计会保持稳定,但通胀上升正在抑制实际消费增长。世界银行现在预测2007年的GDP增长为11.3%,2008年低于11%。国际食品价格预计将进一步上涨,但国际工业商品价格上涨速度可能会继续放慢。世行现在预测2007年经常账户盈余为GDP的12%左右。

      《季报》的特别专题论述了中国是否存在劳动力短缺风险的问题,讨论了教育、养老、土地改革和人口流动等方面的政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结论认为,尽管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最终将会耗尽中国的剩余劳动力,但这种情况近期不大可能出现。除了人口因素外,政策也会影响劳动力供给。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记者 单羽青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