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宁市良庆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亮点频现,喜事连连:今年上半年全城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88元,居全市各县(区)首位;南晓镇建成了环镇水泥路,建立了“荔枝专家大院”,仅荔枝一项农民人均增收556元;那马镇建成了目前广西等级最高的村级水泥路、成立了广西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那马昌盛无公害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良庆镇总投资1400多万元的集中供水工程正在掀起施工高潮;截至9月6日,全城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373.96万元,全城区50户以上的村屯92%通了水泥路……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
良庆区属典型的农业大区。自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区确立了“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并采取“一个项目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一名处级领导负责督促一个镇,一名科级干部帮扶一个项目,一个镇派驻一个督导组,一名新农村指导员负责1-2条通屯路”的“五个一”办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是抓好传统产业的生产,稳定农民收入。2007年上半年,良庆区甘蔗种植面积达到19.45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1%;西瓜种植面积12.95万亩,增加4.6%。二是做大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品上规模,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发展“公司(协会、市场)+基地+农户”模式,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精心培育了菠萝、红龙果、无公害蔬菜、黑皮冬瓜、淮山和特种养殖(梅花鹿、奶水牛)等六大特色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基地,如那马镇建成了目前全广西最大的私营奶水牛养殖场、南宁市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从2500亩扩大到8000亩;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产业,培育了华劲、黑五类、万利来、温氏集团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发展非农产业。2006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城区共举办了4场专场招聘会、256期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518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