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的一名女企业家去年资助了一名贫困生,本来打算每年资助5000元,一直到他大学毕业。女企业家说,自己并不求什么回报,只是挺想知道对方的学习或生活状况,但这名学生几乎不与她联系,这就失去了起码的尊重。因此,今年她决定更换另一名贫困生进行资助。
市工商联的沈泉松说,八年来,依托光彩事业促进会,桐乡不少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家共助学161人次,资助资金63万元,使57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但是助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有几名受助大学生竟然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寒了资助者的心。
对待贫困生的“不感恩”,大多数企业家表示了宽容和理解,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难免有些人性格内向,即便受到别人帮助,大恩不言谢,更愿意把感激之情深藏心底。但作为一名资助者,要求得到一声“谢谢”并不过分。
乌镇某企业老板四年如一日帮助一个贫困大学生,这名女孩大学毕业后,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见一见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她的恩人,但这位老板始终不肯现身。在他看来,贫困生的感恩方式有很多种,既可以用取得的成就来反哺社会,也可用帮助其他人来传递爱心。
当然,更多的贫困生还是在与资助者的互动中,把“施”与“受”的爱心接力赛跑得更远。
桐乡某鞋材公司的老板刘先生在2000年资助了一名贫困生读大学,贫困生很感激刘先生这份爱心,时常写信来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如今这名学生已在刘先生的资助下读完研究生课程,并在上海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他和刘先生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两家结为了“亲戚”。刘先生说,当初资助贫困生并没想要有什么回报,只希望贫困生能够将感恩之心传承下去。受助学生能抽空给他发个短信表示感谢,都能让他高兴很长时间。
对此,某红木家具厂的老板潘福初也深有同感。几年前,他和河山一位名叫史伟荣的大学生结为助学帮扶对子。史伟荣每次取得好成绩,总是第一个打电话向潘福初报喜。潘福初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关注他的成长。假期中史伟荣常在家具厂里帮忙,潘福初想付他工资,史伟荣却怎么也不肯拿。他说:“我只是希望也能帮潘叔叔做点事。”
每到春节,史伟荣和母亲就拎着一只土鸡和两块年糕到潘福初家拜年。“当我们拿到这份拜年礼时,土鸡和年糕的价值已经不重要了,我们感动于孩子一家知恩图报的心意。”潘福初认为自己的捐助已经得到了真心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