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5月份开始,直线飙升的猪肉价格,让生猪养殖业一下子又红火起来。面对养猪效益大幅提升的诱惑,一些农户开始盲目扩大生猪饲养规模,给我市适度发展养殖规模和生猪疫病防控出了一道难题。面对生猪市场的风云变化,我市的养猪业又该何去何从?
事例:梧桐街道一位姓高的养殖户看到生猪饲养行情高扬,急忙搭建新猪舍,并高价从外省引进苗猪100多头。由于防疫不强,棚舍消毒不到位,再加上持续高温,近三分之一苗猪死亡,损失达2万多元。
目前,我市共有生猪养殖户1.5万户,存栏生猪20万头,其中50头以下的散养户成为生猪饲养的主力军。粗放型的生猪庭院式养殖模式不足越来越凸显,如何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发展,引导生猪养殖主产区“多条腿”走路,加快生猪规模养殖和畜牧小区的建设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市早在2004年就出台相关政策,对生猪饲养区域划定禁养区、限养区、一般养殖区和重点养殖区,对农民在房前屋后宅基地违章建房坚决取缔,农村综合环境治理得到改善。为鼓励畜牧小区建设,政府作出相应的财政倾斜,小区建设面积每平方米补贴40元至60元,30%的治污设施费用由政府“埋单”。对于生猪生产“用地难”问题,政府新近出台政策,对畜牧业用地要优先安排,并将规模生态养殖场(小区)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政策的引导下,一些农户也顺势而为,放弃散养,进入畜牧小区进行规模化养殖。
事例:洲泉镇湘溪生猪生态养殖区股东袁子学谈起从散养户到进入畜牧小区的最大感受是,生猪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养殖风险大大减少。以前饲养技术水平低,发病率高,一遇到生猪行情不好,散养户往往全盘皆输。同时,猪粪也破坏了村庄环境,村民怨声载道。
我市各养殖区以股份制操作,全部实行标准化生产。据了解,我市在已建成的4个生猪畜牧生态养殖基础上,今年又新增加2个。目前,畜牧小区肉猪存栏1万余头,母猪存栏1500头,通过自繁自育,品种得以优化,二元母猪的饲养比例不断提高。
农技人员表示,在生猪行情上涨的情况下,我市各级政府不是一味引导农民扩大养殖规模,而是积极引导中小规模的生猪养殖户进入畜牧小区发展,这样不仅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同时也能促进我市畜牧业健康发展。今后我市将每年发展1个至2个生猪畜牧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