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作风建设年>作风大家谈
 最近更新
  • 别把“治庸”当作筐
  • 一位小公务员被下级“伺候
  • 权力如此豪华 公务如何节
  • 有多少重要的民生信息被“
  • 工作抓上去,干部沉下去
  • 从豪华衙门看政风三弊
  • 和平使命-2007军演
    和平使命-2007军
    “蕃茄大战”
    “蕃茄大战”
    600名志愿者拍集体裸照
    600名志愿者拍集体
    土客机劫持者投降
    土客机劫持者投降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关注网络民情,贵在关注民生的责任

      关注网络民情,前提是要具备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一种对现实与民生问题的敏感与责任。那些真正了解民情民生的人,往往会少些“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漠然,少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隔阂,少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专横

      在1.62亿中国网民中,熟悉并能熟练运用互联网的官员有多少?他们对互联网的态度及熟知程度折射什么样的思维观念?会不会影响、如何影响其工作方式?8月15日本报报道了“官员开始从容面对网络民情”的现象。

      比如,重庆市委书记约见网民就城市发展“问计求策”,陕西渭南市委书记出题考下属会不会使用互联网,还有山西省长总结“黑砖窑”事件时说,官员对网络的漠视间接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互联网的民意表达,提高在网络时代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下,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官员恐怕不在少数。其中,有的是懒,对新知识、新信息不敏感、不接纳,习惯于凭着老经验、老套路应付工作;有的是怕,错误地以为,网上的东西都不可靠,都是“洪水猛兽”,拒而远之;有的是心思在别处,没把民意当回事,更没把网络民意当回事,每日忙碌于迎来送往的应酬中,没心思沉下心去了解民情,解决民生难题。

      关注网络民情,前提是要具备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一种对现实与民生问题的敏感与责任。

      设想一下,一个不思取进、浑浑噩噩、闭目塞听的官员,能有多少求知欲、创新力?他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反应迟钝,如何会想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了解民情、改进工作?一个官员如果沉醉于迎来送往,热衷于花拳秀腿的表面文章,他又会有多少心思去关注基层正面临什么困难?如果一个官员习惯于眼睛向上,把心思都用在揣摩上级意图或个人升迁上,他又怎么可能有心思上网看看百姓最烦恼的事是什么?一个习惯于下基层调研时走马观花、“坐在车上看看、办公室里听听、酒桌上乐乐”的官员,又怎么可能会想到借助网络做民情调研?

      无论是一贯的下基层调研,还是近年来兴起的“市长信箱”、“市长热线”,以及上网浏览信息或开博客等,这些都是体察民情、疏解民意的手段。而手段有效与否,取决于动机,取决于官员是否真心想走近百姓,是否真心渴望了解百姓在想什么、盼什么,是否真的把百姓的事当事。那些真正了解民情民生的人,往往会少些“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漠然,少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隔阂,少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专横。

      当然,官员关注网络民情,“关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判断民意、回应民意,并解决问题。比如,针对某些社会矛盾,网上少不了激烈的指责,如何应对?有没有从中作出理性判断并积极改进工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襟与魄力?无疑,这对不少人而言是一种考验。而一些政府网站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互动栏目沦为摆设,其背后是某些人并不想为群众办实事,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在作怪,或能力平庸而绕着矛盾走。

      所以,我们希望官员关注网络民情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官员能沉下心来,把更多的心思与精力用在认认真真倾听百姓呼声、扎扎实实给百姓办事、实实在在为一方谋发展之上。
    来源: 工人日报 作者: 刘文宁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