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乌镇畜牧场的李长林在得知政府为他办理了养老保险后,激动地说,压在他心头好多年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乌镇镇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筹资256万元为73名既不属于行政村又不属于社区,既无土地又无社会保障的“野战军”明了身份,解除了后顾之忧。
乌镇畜牧场建立于1958年,当时22户人家56口人在63.9亩土地上以养殖生猪为主,行政单位直属于人民公社。上世纪80年代,乌镇恢复乡村建制,各种集体经济组织随之瓦解,但畜牧场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在活跃多变的市场经济刺激下,曾经风光的养殖模式不再辉煌,畜牧场效益越来越差,场里的农民为求生计纷纷外出从事二三产业。
曾经的“铁饭碗”,如今却羁绊着畜牧场农民创造新生活。在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畜牧场先后被3次征用土地48亩多,由于当时补偿机制不完善,畜牧场农民并没得到相应的补偿。守着人均只有0.2亩的田地,再加上土壤质量不高,农民只能零散地种些蔬菜。场长李长林无奈地说:“场里农民都是农业户口,社区进不了,也无法并入周边行政村。我们成了无名无份的编外军。”最让农民担心的还是将来的生计,因为他们既不能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社保,也没有一定量的土地给予他们保障。由此,畜牧场农民开始了连续几年的求助上访,但局限于相关政策,事情一直悬而未决。
今年6月份以来,乌镇镇领导班子本着维护社会稳定,为民服务的准则,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的专项行动。按照现行的社保政策,为乌镇畜牧场的73名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同时,撤消了乌镇畜牧场建制,畜牧场农民划归东苑社区,成为城镇居民。下一步,政府还将对这批“新居民”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引导再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