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开发区(高桥街道)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智慧收运全覆盖

“智”理农村垃圾分类 美丽乡村焕新颜

2020年12月11日 09:36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中心记者 沈晓洲 朱东浩 通讯员 屠建平 钟春雷 陆敏华

  垃圾收集员孙周中在进行垃圾智慧收运。受访单位供图

  村民家门口的垃圾桶被植入一枚小小芯片,于是,家家户户的垃圾桶有了“实名认证”;看似普通的三轮车,其实是一台智能收运车,通过智能识别、拍照记录下垃圾分类数据,工作人员在电脑端、手机端都可随时查看;在生活垃圾智慧化监管云平台,显示屏上各类数据滚动更新,不放过每一个垃圾桶的“风吹草动”……在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一套“智慧装备”已是标配。近日,记者从市分类办获悉,开发区(高桥街道)大力实施农村智慧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建设,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智慧收运全覆盖。

  村里来了智能收运车

  垃圾分类有了“云台账”

  一大早,孙周中便骑上智能垃圾分类收运车前往开发区(高桥街道)漕泾村,他是村里的垃圾收集员。和许多推行垃圾分类的村庄相似,这里家家户户门口也放着一对垃圾桶,分别装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不同的是,漕泾村的垃圾桶都有一个智能芯片。

  垃圾桶上的智能芯片,有何妙用?“这个用处可大着呢。”孙周中自豪地说,只见他来到一户村民家门口,拎起门外的小绿桶,往智能垃圾分类收运车的电子秤上一放,屏幕上就显示出该户村民信息和垃圾重量,同时,三轮车上的摄像头会给小绿桶中的生活垃圾拍下一张照片。

  这些信息去了哪里?漕泾村党总支副书记陆敏华带记者走进村委会,指着一块显示屏介绍,“信息来到了这里。这是我们村生活垃圾监管‘大脑’——漕泾村生活垃圾智慧化监管云平台。”

  “在监管云平台,我能够看到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和分类情况,每家每户的垃圾桶都能查看。如果不合格,我就会及时打电话通知他们改正。”陆敏华说,去年,开发区(高桥街道)在全域推行生活垃圾智能监管系统,漕泾村成为试点村之一。村里迅速启动垃圾分类智慧收集,除了每个农户家门口放置灰色、绿色二分桶之外,村里还为每一户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建立档案,根据农户每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进行统计积分,用于考核奖励,并作为评比“卫生示范户”等荣誉的必要依据,实现农户之间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漕泾村的垃圾分类状况有了明显提升,633户农户在智慧化监管云平台的覆盖下,垃圾分类的准确率达到99%以上。“从刚开始每天有五六十户不合格,到现在只有一两户。现在我的问题记录本要好几天才能记满一页,提醒电话也少打了很多。”陆敏华对此欣慰不已。

  如今,行走在漕泾村,白墙黛瓦的乡村景致、干净清爽的乡间小路别有一番风情,每家每户门前,绿色、灰色干净垃圾桶和墙上的垃圾分类宣传画,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1113”工作法

  让垃圾分类在农村落地生根

  漕泾村的成功经验,是开发区(高桥街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智慧收运工作的一个优秀案例。据了解,去年9月,开发区(高桥街道)选定漕泾、楼下角、亭桥等村作为区街农村生活垃圾智慧收运的试点村,经过近1年的实践探索,于今年6月开始向22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推广。截至目前,开发区(高桥街道)已有10684户农户成功接入农村生活垃圾智慧化监管云平台,日均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1%。

  从试点到实现全覆盖,在家家户户全面推广垃圾分类,这需要村民改变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难度可想而知。“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套具有开发区(高桥街道)特色的垃圾分类‘1113’工作法。”开发区(高桥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办常务副主任、公用事业科科长钟春雷介绍。

  垃圾分类“1113”工作法中第一个“1”指的是用活一个机制,即三治融合积分兑换机制。作为“三治融合”发源地,开发区(高桥街道)充分运用三治融合理念,采取以村民“自治”获得三治融合积分,激励村民广泛深入参与垃圾分类。“看似小小的三治积分,却很好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发挥了大作用。”新丰村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丰村自去年4月开始实行有害垃圾积分兑换以来,至今共兑换积分15013分,收集有害垃圾11012件,有害垃圾收集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明显减量,村民积极参与有害垃圾兑换和学习班活动,实现了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

  垃圾分类“1113”工作法中第二个“1”指的是抓住一个平台,即用生活垃圾智慧化监管云平台实现垃圾分类智慧监管,促进分类三率(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投放准确率)的提高。“通过智慧化监管,垃圾也有了‘云台账’。”钟春雷介绍,生活垃圾智慧化监管云平台实现垃圾清运处置的实时数据显示、实效评定、在线识别和全程追踪溯源等功能,垃圾分类实现全天候“源头、中途、末端”三大环节的精准监管。

  而垃圾分类“1113”工作法中第三个“1”是指做细一件事,即充分利用好一事一收运场景,对收运过程的规范性等方面作出了细致的规定。“3”指的是牵住三类人员,最大程度发挥好村干部领头雁作用;最大程度做好保洁(收运)员的日常工作;最大程度发挥好劝导员(党员、三小组长、志愿者)先锋引领、典型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接下来,我们将在区街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智慧收运全域覆盖的基础上,做好监管和提升,继续做实做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让区街的垃圾分类工作探索出更多特色和亮点,真正使‘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理念在我们区街深入人心。”钟春雷表示。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