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河水更清,家园更美

桐乡书写全民治水妙笔文章

2020年05月08日 08:31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中心记者 李乾坤 通讯员 李思雨 吕伟

  崇福镇老年自行车队队员巡查河道。

  大麻镇麻溪村被酵素净化后的水塘。中心记者李乾坤/摄

  陆敏娣和乡亲们一起制作酵素。中心记者李乾坤/摄

  梧桐街道生态环境保护义工队在巡查河道环境。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治水是篇大文章,不仅关乎健康安全、民生基础,更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桐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五水共治”上持续发力,全市的水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这其中,既有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兢兢业业做好相关工作,更离不开无数热心群众的积极参与、无私奉献。一位又一位“民间河长”、“义务巡河员”活跃在桐乡大地上,查问题、补漏洞、促转变,悉心守护美丽家园。依靠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桐乡探索出了一条全民治水的新路子。

  老当益壮,义务巡河不停歇

  今年76岁的朱炳荣,是崇福镇老年自行车队队长,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崇福镇慈善义工队的巡河员。自2015年起,朱炳荣和队友们就一直坚持义务巡河,一干就是5年。

  说起这些年和队友们参与“五水共治”的事情,朱炳荣特别激动。“每周五是我们固定的巡河时间,我们一直把它当成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来做!”朱炳荣一边给记者展示这些年的工作记录,一边自豪地说。哪一天去哪里巡查、有哪些人参加、发现了什么问题,每一件事,老朱都记得非常仔细。3本厚厚的笔记本写满了字,表皮已经磨损,但他却视若珍宝,一直带在身边。

  翻看着一页页发皱的笔记,朱炳荣动情地讲起了这些年巡河的点点滴滴。

  崇福镇老年自行车队成立于10多年前。最初,朱炳荣从崇福水泥制品厂退休后便和一群热爱骑行健身的退休职工一起,自发组建了老年自行车队。平时除了外出骑行,大家也经常发挥特长,参加公益活动,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务。时间来到2015年,“五水共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朱炳荣和他的车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你们老年自行车队平时经常外出骑行,能不能帮忙一起巡查河道呢?”崇福镇环境整治办的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车队队员的一致响应。当年5月17日,崇福镇慈善义工队举行授旗仪式,老年自行车队成为7个分队之一,正式开启了巡河之旅。

  “现在我们车队有18个人,平均年龄77岁。”车队副队长朱富强介绍说。朱富强也是最早一批加入自行车队的队员之一,今年已有78岁。5年来无论刮风下雨,每到周五,他们都会准时出发巡河。全镇26个村、300多条河道,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无论是河边堆放了建筑垃圾,还是河道被淤泥堵塞,每当发现问题,队员们都会立刻联系相关村委会或者向上级部门反映,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刚开始有个别的村民会不理解,觉得我们就是在多管闲事。”朱富强说,“但时间长了,大家也就越来越重视了,通过我们的巡查监督,都变得更自觉。”

  老年自行车队的辛苦付出,崇福镇慈善义工队队长吕松发都看在眼里:“因为是公益组织,没有报酬,车辆装备也都是靠个人解决,但大家还是非常积极。”几年来,老年自行车队队员们的身影每周都会准时出现,穿梭在崇福镇大大小小的村庄里,守护着每一条河道的清洁。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熟悉这群老当益壮的“骑手”。每当朱炳荣他们到村子里巡查,都有热心村民主动送来茶水饭菜。2016年起,当地政府和市慈善义工协会为他们购买了保险,进一步保障队员们的健康和安全。

  受疫情影响,目前车队暂停了外出行动,但聊起接下来的打算,朱炳荣仍充满信心,他笑着说:“家里人都很支持我,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这几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钓鱼的人越来越多了,农村的小河小浜里处处都有鱼。”吕松发说,“五水共治”由政府引领,但更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老年自行车队为社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变废为宝,群众治水有妙招

  如果说,崇福镇的这支老年巡河队善于发现“水问题”,那么大麻镇麻溪村的妇女微驿站,则是直接解决“水问题”的。

  近日,记者来到大麻镇麻溪村,刚进村口,一片清澈的水塘便映入眼帘,格外引人注目。清澈见底的水中,苦草、再力花随波摇曳,塘底还有不少田螺在悠闲“漫步”。据大麻镇治水办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原是一处烂泥塘,垃圾遍地,池水又臭又黑,经过持续的整治,现在已脱胎换骨。而水塘大变样的关键,就是环保酵素,对于封闭的水体来说,它有着非常好的净化作用。这两年,附近居民一直坚持制作酵素,再倒入水塘来改善水质,这才有了今天的变化。

  酵素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特别考验耐心。把红糖、蔬菜果皮和水,按1:3:10的比例混合后,要密封储藏3个月以上。“第一个月,每天都要开封放气,从第二个月开始再封闭保存。”在麻溪村,经验丰富的“民间河长”陆敏娣,跟记者讲起了配制酵素的小窍门。村里成立的妇女微驿站,就是她和村民制作环保酵素的基地。微驿站地方虽不大,但布置得干净整洁,墙上张贴着各种环保图画,墙边整齐地码放着一排塑料桶。红褐色的酵素液在里面静静发酵,等待着被拆封的日子。像这样的酵素制作站点,大麻镇每个村都有一个。

  “必须用塑料瓶、塑料桶来装,不能用玻璃瓶,否则容易炸裂。”陆敏娣一边说着,一边抓起刚刚从水果店收集来的菠萝皮,放到砧板上切碎。旁边,另一名村民从袋子里舀出一碗红糖,放到电子秤上仔细称重。陆敏娣介绍,“制作酵素的烂菜叶、果皮都是村民们自己收集起来的,用来做成酵素不仅减少了垃圾,还能净化水质,真是一举两得。”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酵素都没有什么概念,参与的人也不多。陆敏娣就把最先做出来的酵素分给邻居们使用,用来洗碗刷锅。经过天然发酵的酵素,效果不比洗洁精差,而且还没有污染,很快便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她还想了新点子,做酵素的时候加入玫瑰花,闻起来像红酒一样,让我们忍不住都想喝一口。”村民大笑着说。

  用酵素来治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定期在河道内投放。陆敏娣就把妇女微驿站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时不时带着大伙去那里一起做酵素。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制作酵素的队伍中。“平时,有些小孩也喜欢到这里看我们做酵素,会觉得很好玩。”陆敏娣说,“我常会跟孩子们讲解环保知识,让他们动手做酵素,效果会更好。通过孩子们的口口相传,倡导大家共同保护环境。”

  久久为功,联防联治不松懈

  治水是项大工程,但大事往往都要从小的细节着手。仔细翻看桐乡这几年的“治水经”就会发现,类似“酵素治水”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看似简单的小事背后,折射出广大群众汇聚点滴能量、共同参与治水的不懈努力。

  在河山镇,石栏桥村妇联执委牵头成立了“木兰议事会”,引导广大妇女参与“五水共治”。“现在浜岸大部分都筑好了,可是岸上很多树木杂草缺乏管理,影响环境美观。”“治水要和三治积分管理、垃圾分类等工作结合起来,有些人为了贪图方便,经常会把垃圾倒在河岸边,要奖罚分明……”每次开会,妇女代表们都非常积极,从各自网格、各自小组的水环境情况出发,提出意见建议。其中许多方案都非常切合实际,为治水工作出了不少力。

  在梧桐街道,多名“民间河长”带头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义工队,日复一日,对流经市区的北港河、莲花桥港、康泾塘等河道开展常态化巡查。义工队员们身着红马甲,行走在河岸边,用手机拍照留档,记录河道水质、河道两岸保洁等情况,第一时间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到上级部门协调解决。

  在凤鸣街道,各个群体都被积极动员起来:党员干部成立先锋队,带头参与治水工作;基干民兵长年巡河护河,清理河道垃圾,维护河流清洁;大学生通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调研治水情况……为了让环境变得更好,大家都在努力付出着。

  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参与和悉心守护之下,桐乡的水环境不断向好。在2019年嘉兴市控以上交接断面考核中,桐乡交出高分答卷,实现100%Ⅲ类水。2020年一季度,桐乡水质持续改善,与去年同期相比,46条市级河(湖)中,Ⅱ类水上升2.44%,Ⅲ类水上升23.88%,Ⅳ类水下降26.32%,全民治水成果显著。

  如今的菊乡大地,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秉持着务实的工作态度,依靠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桐乡一定能在治水方面创造更多令人欣喜的成果。

  【记者手记】开启美丽桐乡的钥匙,就在百姓手中

  近年来,我市以“美丽桐乡”建设为指引,大力推进环境整治、生态治理,深入开展“五水共治”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市水质明显得到改善,持续向好发展。为了让水更清、天更蓝、家更美,许许多多菊乡儿女积极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看这些年治水工作的点点滴滴,我们更加坚信,“五水共治”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开启美丽桐乡的钥匙,就在百姓手中。

  只有深入百姓,才能准确把握问题关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治水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想要摸清问题,把握住重点、难点,就必须深入到百姓生活当中,倾听百姓意见,弄清楚大家最关心的事情,解决最紧迫的问题。从前几年的剿灭劣Ⅴ类水,到最近深入开展的污水零直排工作,桐乡层层推进,治水工作扎实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臭水沟、烂河浜被一个个清理。美丽桐乡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深入基层、深入百姓的这股干劲不能丢,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只有依靠百姓,才能发挥出强大动能。广大群众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治水必须依靠全民的参与。无论是坚持义务巡河的志愿者,还是长年制作酵素净化水质的热心村民,他们都是治水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充分动员、积极参与、环环相扣,我们的治水工作才能持之以恒,环境改善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美丽桐乡的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果。

  紧抓治水,归根到底是为了百姓利益。当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创造出天蓝水清的优美生活环境,才能不负群众期望。而治水工作做得到底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丽生态环境的追求放在心上,我们才能瞄准目标、不断进取,毫不松懈地做好各项工作。

  广大群众既是环境治理的监督者,也是参与者。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力量,“五水共治”才能不断取得新进展,美丽桐乡的建设成果才能真正惠及每一名菊乡儿女。


编辑:徐佳祎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