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桐乡声音,让全世界都能听得到

2018年12月20日 08:25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本报记者岑军

  

  2012年

  桐乡大事记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前夕,人民日报、新华社等40多家媒体来桐参加集中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陈为民/摄

  3月31日,桐乡市召开“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现场会。

  4月20日,桐乡市工业经济工作暨“退低进高”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4月28日,桐乡市首批村慈善工作站--崇福镇芝村村慈善工作站和石门镇墅丰村慈善工作站成立。

  5月9日,由桐乡市委宣传部与央视电影频道合作拍摄的10集系列网络集《爱@桐乡》在桐乡开机,并于10月27日在央视电影频道首播。

  6月28日,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奠基暨雅达国际医疗公园开工仪式在乌镇镇白马墩村举行。

  8月21日,桐乡市第一批人力社保公共服务平台龙翔街道、乌镇镇、洲泉镇人力社保所和龙翔街道元丰村、乌镇镇南宫社区人力社保站投入使用。

  9月1日,中国·杭州湾轻纺城在大麻镇举行开业典礼。

  9月23日,桐乡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启动暨项目合作单位签约仪式在高桥镇举行。

  10月19日,市长电话开通十周年纪念暨工作推进会召开。

  11月13日,桐乡市首届十大“乐龄之星”评选活动举行颁奖典礼。

  11月16日,桐乡市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十周年纪念会议暨2013年度合作医疗工作动员会召开。

  日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出的中国声音传遍全世界,以回顾历史进程、展示中国成就的各类宣传报道也已达到高潮,而这其中,就有一朵来自桐乡的美丽浪花。

  就在上个月,中央权威媒体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的第一站锁定了桐乡。经过半个多月的深入采访,月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报网微端融媒体,以及《解放日报》、上海《文汇报》等京沪浙权威媒体舆论高度聚焦桐乡,一时间“桐乡”“乌镇”等又一次成为热搜词频。其实,如今权威媒体对桐乡的持续关注已成为了一种常态。

  站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回顾一路走来的时代印记,得益于传播意识理念的持续性升级、形象内涵的全方位塑造,桐乡城市宣传可谓厚积薄发,发自菊乡大地的声音,正日益让全世界都听得到……

  意识理念的持续性升级

  让宣传既“架天线”又“接地气”

  “在本次权威媒体的集体‘造访’前,桐乡对外宣传小组主动对接,并与相关镇街、部门和本地媒体一起搭建了新闻服务团,乌镇、开发区(高桥街道)、桐城委(桐城集团)、梧桐街道等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各主体,还有崇福、濮院、石门等与乌镇齐名的千年古镇等,都纳入了题材库,并得到了媒体的认可。”桐乡市委宣传部市委报道组魏衍方介绍。

  当然,桐乡的主动传播意识也得到了媒体记者们点赞。“到桐乡来采访报道有一种踏实感,策划设计采访线、协调安排采访对象很靠谱,让我们提高了采访效率,更精准地深入探寻。”参与此次采访的媒体人士纷纷表示。

  其实,不止是在“请进来”中受到点赞,在“走出去”中桐乡城市宣传同样备受肯定。一直以来,“全省‘双十佳’”是桐乡市委报道组的一项传统荣誉,从一个标尺变为了工作的底线,而成绩的背后凝结的则是一代又一代新闻宣传工作者讲好桐乡故事礼赞菊乡新貌的深情、智慧与汗水。

  时光回溯至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期,以面向市民的宣传为例,时任桐乡市委宣传部干部、现任桐乡市文化局副局长吴赟娇回忆,当时宣传部门在现在的梧桐大酒店旁边开辟了一块宣传长廊,大家自己动手制作宣传展板,宣传市里的中心工作和重要政策,一些如两会、三干会这样的大会,则是通过布置在市区主干道庆丰路、振兴路及梧桐大街上的横幅、彩旗来进行宣传。

  如今,桐乡这座江南小城的倩影不仅频繁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的街头,乘互联网时代的东风,更是飞跃大洋彼岸,在异国他乡绽放光华,“圈粉”无数。当然,如今这般传播图景自然与改革开放之初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桐乡的形象氛围传播紧跟发展脉搏,载体的创新升级里刻着时代的特征。”专业人士如此评价。

  “因为要推广桐乡,考虑了桐乡与众不同的特色,很容易想起是杭白菊之乡,于是我们就办菊花节。”讲起举办菊花节的缘起,当时具体负责统筹各项工作的亲历者依旧记忆犹新。当2000年举办第二届菊花节的时候,几十家主流媒体纷至沓来,随后刊播的报道大大超出预期,桐乡的城市宣传可谓更上一层楼。此后几届菊花节的域外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一届活动都成了人们了解新桐乡、传播新形象的机遇“窗口”。

  “体现我们主动宣传意识的还有两件事,一个是2006年桐乡新闻网的设立,这在嘉兴是首家,一个是桐乡市政府新闻办的成立和桐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这使得桐乡的新闻宣传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时任桐乡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现任桐乡市总工会主席陈伟宏对记者回忆道。

  桐乡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沈正禹介绍,桐乡在全省各县(市、区)中较早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近年来,新闻发布工作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配套措施逐步完善。值得一提的是,依托新闻发言人制度,桐乡着力明晰其功能定位,创新性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推动市级和部门“一把手”与网民面对面活动,通过视频融媒体对外发布,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开了县域“网络问政”的先河。时至今日,组织“国标”化的新闻发布指引,在县域的对外新闻发布工作中可谓独树一帜,桐乡在国家级发布平台上的亮相也越发从容。

  2014年以来,桐乡紧紧抓住每年承办一次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难得机遇,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桐乡市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张潘丽介绍,乌镇峰会期间,连续多年编印的《新闻发布桐乡手册》《发现桐乡新闻素材手册》等已成为中外记者了解桐乡的第一手资料,一年一设计的大会外宣品也是常常供不应求。组成的“桐宝宝”新闻服务队活跃在每一届大会上,为近千名记者提供全方位的新闻支持,成为了一个叫得响的服务品牌,让桐乡元素、桐乡亮点、桐乡声音在世界级平台上得到了广泛传播。

  事实上,广大的桐乡城市宣传工作者是把每一届的乌镇峰会,都当做检验这一年来新闻宣传工作成效的最大“考场”,“报道好大会,服务好媒体,宣传好桐乡”“把今年的桐乡故事讲得更精彩”成为所有桐乡传播工作者的口头禅,和高度一致的行动目标。“桐乡”、“桐乡乌镇”深深地刻入了媒体人的心里,传播到了千家万户,坚实地做大了在沪苏杭中间这个拥有独到气质的江南小城。

  形象内涵的全方位塑造

  把立体化的桐乡推介给所有人

  城市宣传意识理念的不断演进,必然会在传播形象内涵的变化上得到多视角的体现。时间再次回溯至上个世纪80年代,“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正是那个时候桐乡城市宣传形象内涵的经纬线。

  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宣传的一些改变渐次发生。可算作是桐乡最早的城市宣传片《今日桐乡》,甫一摄制播出就赢得了各方好评。由桐乡新闻界推出的系列广播电视新闻《来自苏南的报道》,在介绍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同时,也积极将桐乡形象播散到了长三角地区。借由此前与央视合作的良好关系,桐乡于1997年筹拍、1998年播出的《缘缘人生》,被作为专题片第一次送到央视播出,以此为切入点,桐乡形象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此后,随着1999年首届中国·桐乡菊花节的举办,2000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乌镇成功举行,2001年元旦乌镇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以及濮院羊毛衫市场、崇福皮草市场在国内影响力的攀升,世纪之交的桐乡城市宣传资源似乎很快被全数激活,打响“菊乡、古镇、市场、名人”四张名片,提高桐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成为了符合那个时期需要的宣传坐标并不断被推向前进。

  2006年,桐乡宣传部门组织策划拍摄的城市宣传片将其定名为《风雅桐乡》,这或许是第一次提出“风雅桐乡”概念,这部宣传片因制作内容的精良还在省里获了奖。“把桐乡宣传出去,必须要抓住一些好的载体,后来这部宣传片的碟片还作为文化礼品赠送给来到桐乡的各界嘉宾。”陈伟宏说。

  其实,通过摄制城市形象宣传片乃至纪录片塑造桐乡形象讲述桐乡故事,在我市素有传统。如2012年5月9日在桐乡正式开机拍摄的大型微电影系列《爱@桐乡》,据当时电影网负责人介绍,这是专门为一个地区量身定制的微电影,通过这个项目不仅要打造微电影市场的经典案例,也借此展现桐乡历史文明与文化旅游。

  随着城市发展定位的进一步明晰,桐乡城市宣传的形象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并借助日新月异的宣传手段载体实现了全方位塑造、立体化传播。此外,各职能部门外宣意识越来越强,旅游外宣、经贸外宣、会展外宣、文化外宣等对外传播活动精彩纷呈。“三年工作一年完成”是如今外宣工作者的自我要求,只有在追求高质量的前提下,快人一步,方能在各地都充分重视宣传的大环境里,跻身前列。

  2017年,桐乡推出的,火到美欧的宣传片《桐乡》“两个发展重点”专题片,成为桐乡目前出镜率最高的招商辅助神器。“桐乡视觉传播的理念、定位和呈现超越了一个县域的格局与高度。”一家知名网络媒体的负责人曾如此评价该片。近年来,桐乡提出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以乌镇以核心的旅游业和互联网,而《桐乡》正是“两个发展重点”孕育的艺术精品。

  作为本土资深媒体人,钟天曾参与过绝大部分城市宣传片的策划拍摄制作,如分获国家级一、二等奖的《缘缘人生》、《那片开满鲜花的田野》,以及城市宣传片《风雅桐乡》、《文明桐乡的一天》等等。“推介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是把这个地方的经典优秀作品通过媒体或媒介传播出去。”他认为,城市宣传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坚持精品创作和常规宣传并重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探寻的基本经验和路径,桐乡已经走在了前列。

  纵观40年来走过的历程,虽然桐乡城市宣传的概念形式载体一直在变,但持续做大做强桐乡IP的传播意识理念犹如一根红线始终贯穿其中,而“我自爱桐乡,人人爱桐乡”的精神内核亦穿越历史时空,一以贯之。

  桐乡市档案局

  桐乡市史志办

  联合举办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