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那时的“小人书”

2018年03月19日 08:37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王建平

  我小时候,濮院镇上还没有电视机,有台半导体收音机的家庭不多,更不要说什么游戏机了,能看到的书也极少。于是,看“小人书”就是我们十分向往的精神生活。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小时候,衣袋里只要有几个分币,就会象宝贝似地攒着,舍不得去买零食吃,全花在“小人书”摊上看书了。因为,看“小人书”是一件让我们高兴的事,当然,如果能自己买上几本“小人书”,那是更加高兴的大事了。

  所谓的“小人书”,就是那种64开本的连环画,别看它外表小,里面却藏着一个大世界:古今中外的名作、京剧样板戏、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英雄人物等囊括其中,而且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加上看一本“小人书”顶多也就十来分钟,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就读完了。

  提起“小人书”,很多象我这样年纪的人都会说出一连串耳熟能详的书名来,现在能记得起的“小人书”名的就有:《智取威虎山》《南征北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林海雪原》《金光大道》《武松打虎》《鸡毛信》《半夜鸡叫》等,比较有名的还有《杨家将》《三国演义》《岳飞传》《铁道游击队》《红灯记》《西游记》《水浒》《列宁在十月》《巴黎圣母院》等等,“小人书”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那个年代,“小人书”成了我们的最爱,饭前饭后、街上弄里和同学家里,似乎都成了看“小人书”的天地。在“小人书”描绘的世界里,刘洪是可以追上火车的,杨子荣是可以打死老虎的,孙悟空是可以上天入地的,诸葛亮是可以呼风唤雨的,水浒108将是可以大闹江湖的…,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从“小人书”中跳了出来,走进了我和同学们的心里。

  虽说几分或几角钱一本“小人书”不算贵,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人还是买不起的,即使一年能买上二、三本,也满足不了阅读的需要。于是,镇上出现了专门租看“小人书”的小书摊,这种“小人书”书摊的租看,就是只能在书摊看,是不能拿回家的。濮院镇上有多少小书摊我记不清了,然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去的是濮院庙桥街的同福园书场外间的“小人书”摊头,面积不大,只有五、六个平方,书架里大概有一、二百本“小人书”。书摊头由一个人看着,为了方便租看,摊主吴大姐把大部分的“小人书”的封面剪下来,编上号码,然后粘(贴)在几块比较大的旧布上,挂在屋内的两面墙上,让租书者按号挑选。“小人书”的原封面则用牛皮纸粘上并同样编上号码,这样做,既便于取书,又保护了“小人书”,使之不易破损。借阅者从挂在墙上的封面上选好所需的书号后,便让摊主相应按号取出书。记忆中,每次一分钱就可以看完一本薄薄的“小人书”,厚一点的就要二分钱了,最好的(摊主也不愿意剪封面的)要三分一本。屋内的地上整齐地放着几只小矮凳,还有用排门板叠成的“长板凳”。我们小孩子就在书摊花上一两分钱,租了书,就坐在条凳上慢慢看,看多久看多少遍都是允许的,但不可以私下交换看。整个书摊静静的,鸦雀无声。 “小人书”摊在那时可称得上是“文化大排档”,吸引了很多小孩子和大人来此租看,生意红火。

  那个年代,如果谁有几本属于自己的“小人书”,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资本。当租书满足不了想看的胃口时,买书就成了莫大的愿望和快乐。那时买一本“小人书”,一般要花几分到一两毛钱,而当时多数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所以要买一本新的“小人书”也是不太容易的事。母亲知道我爱看书,一年中会给我买上几本,可这远远不能满足我看书的要求。所以,我还是会暗暗将母亲给我的早餐钱或零花钱省下一点来,过一段时间就到北横街上的新华书店,去买一本自己喜欢的“小人书”,这样几年下来,好象总共买了《智取威虎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鸡毛信》《闪闪的红星》《东郭先生》《阿诗玛》《八仙闹海》《51号兵站》《南征北战》等二十几本“小人书”。其中印象较深的是《智取威虎山》封面是杨子荣身穿绿军装,怒目圆睁,左手握拳,右手握枪的图片,活龙活现一个英雄的样子,书中的内容也精彩,像“打虎上山”和“会师百鸡宴”,把杨子荣的形象表现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让我敬佩不已!其中的那段杨子荣与匪首座山雕的接头暗语,让我和小伙伴背得滚瓜烂熟:“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了?防冷涂的蜡”。

  记得我们看“小人书”也会对有关内容争论,如看了《水浒传》,就争论谁的本领最大?有说是玉麒麟卢俊义,有说是豹子头林冲,有说是花和尚鲁智深,有说是双鞭呼延灼,也有说是大刀关胜…大家争得不亦乐乎,为了说服别人,还得找依据,这无形中让我们中增长了许多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

  “小人书”的精彩还在于那一幅幅工笔线描、素描或彩绘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连环画的绘画者有的是我国当时的著名画家,如刘继卣绘的《鸡毛信》《闹天宫》《武松打虎》,王叔晖绘的《西厢记》,顾炳鑫绘的《红岩》等等。这样的小人书画得质量是相当好的,再加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使“小人书”更加深入人心。

  现在回头想想,当年出租“小人书”的人,是很有经济头脑,有超前的赚钱意识。你想,一本“小人书”,只有一、二毛钱,成本低廉,生意好的时候几天就可能赚回来了。当然,“小人书”摊的存在,不在于摊主赚了多少钱,更大的意义是他给许多人,包括小孩子、大人提供了一个阅读的机会。在那时,书摊就是一个小图书馆,“小人书”就成了许多人的人生启蒙老师。它那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图文,虽然没有深刻的说教,却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电视机、电脑、手机和各种精美的书报等步入家庭,“小人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大多“小人书”也已成了收藏市场上的抢手货了,据说上海版《三国演义》,一套60本的第一版全新的,在拍卖会上可以卖20万元,而80年版的价位也在500元至2000元。

  如今,生活条件的提高,让许多过去刻骨铭心的东西变成了历史,譬如“小人书”,说起来还真让我有那么一丝丝的伤感,好在有更多精神食粮的出现,这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编辑:张莉莉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