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落故事

陈庄,竟然是“先有它,后有乌镇”……

一一 乌镇镇陈庄村党总支书记 蒋小民

嘉宾介绍

蒋小民,一位七零后,乌镇镇陈庄村人。当过兵,扛过枪,1996年退伍后当过交警,被评为桐乡市十佳奉献退役士兵,2010年开始来到村里工作,2013年当选为陈庄村党总支书记。因着工作的关系,熟悉和了解家乡陈庄村一带的历史文化。

访谈内容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971/00300297145_44728c00.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971/00300297146_5439bdb4.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971/00300297143_3a4e2c3b.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971/00300297144_90b0b3df.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971/00300297150_f57b3afb.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971/00300297149_82402753.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971/00300297147_71d244c1.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971/00300297148_40cb672b.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971/00300297150_f57b3afb.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971/00300297151_98ff60ae.jpg

  卢珊:挖掘村落的历史,找寻古老的记忆。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旅游桐乡》的“渐行渐远的老村落”系列直播访谈节目,欢迎您收听。我是主持人卢珊。

  今天走进我们直播间的是乌镇镇陈庄村党总支书记蒋小民先生,他将和我们说说陈庄村的人文历史,如果你对桐乡村落历史文化感兴趣,对陈庄村的历史与发展,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想说,就请发到我们的微信平台上,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TXFM971”,我们的微信为大家开通着;你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89399300。欢迎你收听和参与我们节目,让我们一起为桐乡发展出谋献力。

  卢珊:听众朋友,现在蒋小民书记已来到我们节目的直播室。蒋书记,您好!

  蒋小民: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好。

  卢珊:欢迎您作客我们《旅游桐乡》节目。

  蒋小民:很高兴作客你们节目,和大家说说我们陈庄村。

  卢珊:蒋书记,您是陈庄村人,又在陈庄村里工作多年,应该是很熟悉和了解陈庄村一带的人文历史的,今天就想请您来和我们说说陈庄村的人文历史,说说陈庄村老底子的故事,好吗?

  蒋小民:好的。我们陈庄村位于乌镇南栅外,距离乌镇南栅三里路程。东面与横港村及白马墩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相连,南与正福村相邻,西与湖州市南浔区松亭村一河之隔,北与浮澜桥相邻。辖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桐乌公路和金牛塘南北贯穿其中,申嘉湖高速公路东西横穿全村。村域内河道纵横,总长12公里左右。桐乌公路将我村一分为二,水陆交通教便利。

  卢珊:听您的介绍,感觉现在的陈庄比原来大了许多。

  蒋小民:是呀!因为2000年全市行政村调整的时候,原来的陈庄村与北庄村合并,村区域面积扩大了几乎一倍,现在有邱港、严家弄、朝南埭、铁家浜、姚厅等21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650多户,2540多人。

  卢珊:现在的陈庄是两村合并后的,我了解到,陈庄和北庄民国时的归属是不同的。

  蒋小民:是的。陈庄这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疆界,到了秦朝建郡县的时候,陈庄属于由拳,到了五代十国后晋天福三年设立崇德县,陈庄属于崇德县,后来明朝宣统五年间,设立桐乡县,陈庄归属于桐乡县。清时为青镇民乐乡。民国时期,陈庄属于青溪乡,而北庄属于青镇;解放初期,陈庄和北庄仍各属不同乡镇,而且村名也都改了,分别是正兴乡和平村和正明乡安长村;1956年,分别是正兴乡第2高级社和正明乡第2高级社;1958年,恢复陈庄村名,陈庄和北庄合并,归属乌镇公社,为乌镇公社陈庄大队;1961年,陈庄和北庄分开,分别为乌镇公社陈庄大队和乌镇公社北庄大队;1983年撤销公社建制为乡建制,就分别为乌镇乡陈庄村和乌镇乡北庄村;1985年,实施镇管村建制,随乌镇乡并入乌镇镇,分别为乌镇镇陈庄村和乌镇镇北庄村;2000年,两村合并为陈庄村。

  卢珊:那其实这是第二次两村合并了,为什么两次陈庄村和北庄村合并后,保留了“陈庄”这个村名呢?

  蒋小民:我想这可能与陈庄村这个村名名气比较大有关,清朝的时候,陈庄属于为青镇民乐乡,那时候市集名称就叫陈庄,而陈庄作为这个村名老早就有了,据说,汉代的时候就有了。

  卢珊:噢,是这样。那我还要问:陈庄这个村名又是怎么来的呢?

  蒋小民:相传陈庄与汉初名相陈平有渊源。陈平是汉朝开国功臣,曾六出奇计,屡立奇功。后辅助刘邦抗击匈奴。在刘邦等众被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城之时,是陈平出奇谋,刘邦才得以脱身。在回师长安时,路经屈逆县,就是现在的河北顺平县,高祖感叹由于连年的战争,使屈逆这样的万户大县也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为表彰陈平的功绩,就封陈平为屈逆侯,建屈逆国,使百姓能休养生息。后来陈平的孙子陈何获罪被斩,其遗族流放当时的蛮荒之地——江南。他们后人逐渐定居于陈庄一带,并且建陈平祠以祭先人,如今陈平祠堂仍在我们村一个叫朝南埭的村坊里,临河门开,还时常有人来祭奠。

  卢珊:原来是跟汉朝开国功臣陈平有关,这个有点牛的哦。但要说起陈庄的历史,那可还要悠远的多。

  蒋小民:是的。我们村与浮澜桥村相邻,著名的谭家湾遗址就在我们村边上。

  卢珊:谭家湾遗址可是我们桐乡仅有两个被列入全国文保单位的遗址之一。

  蒋小民:谭家湾遗址是1975年发现的,1978年在遗址西北面开纵向运河时,发现鹿角钩二件,釜、罐、盆、钵、豆等陶器碎片和较多的麋鹿、水牛遗骸。后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谭家湾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小范围发掘,发掘面积25平方米,清理墓葬15座,出土有玉玦、石钺、陶器等。考古专家从典型陶器分析,属旱期马家浜文化源头。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400米,总面积120000平方米,中心范围在50-100亩左右,保护范围在250亩左右,是目前马家浜文化类型保存最好的遗址之一,遗址距今约已有7000年历史。1981年被列入桐乡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桐乡第二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

  卢珊:前两年还发现了一个明代古墓,是吧?

  蒋小民:是的。2010年4月份,在我们村严家弄组一块地里,一支施工队在取土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些青石板,经仔细查看,竟然发现石板上有红色的字迹,而且都是繁体字,看上去像是古墓。施工单位立即向乌镇文化站报告,市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也随后赶到。古墓随后被清理出来,但是遗憾的是墓志铭被挖掘机弄碎了。工作人员在一堆砖块当中找出了墓志铭,并在对现场进一步勘察的时候,发现这里有五个墓,除了墓志铭外,他们还找到了两个碗。考古专家认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座古墓应该是明代后期的,因为在墓志铭上隐约有“隆庆”和“天启”的字样,而隆庆和天启则是明代末期的两个年号。而且由于墓志铭是用朱砂写的,而且墓穴里只发现了两个碗,据此判断,墓主应该是普通人家,要么就是因为当时埋葬得很仓促。从古墓当中挖掘出来的墓志铭和两个碗现在都在市博物馆里。

  卢珊: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就一直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

  卢珊:蒋书记,您刚才说到了陈庄村悠久的历史和“陈庄”这个村名的由来,那我还了解到,陈庄其实它老早就是一个繁华的集镇,而且甚至有民谣——先有陈庄,晚有乌镇之说。

  蒋小民:的确有“先有陈庄,晚有乌镇”这样的说法,清朝的时候有对陈庄作为集镇的记载。陈庄村虽然距乌镇只有三里的路程,但它老底子却是金牛塘上要津之一,想当年,那可是赫赫有名的。那时候陈庄村非常热闹繁华,村里有好多经商的大户人家,村里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各种作坊、酒楼茶肆杂陈其间,据村里老人回忆,从陈庄到乌镇南栅店铺连绵不断,村里那长条石铺就的石板路足有千米。而就在朝南埭通往金牛塘的河边还幸存着的一个非常气派的石河埠,就可以佐证村里人的说法。这石河埠不要说是一般农村,就是城镇上也已很少见了,无论是石河埠上,还是石邦岸还留有好些漂亮的拴船石,可以想见那时船只往来停靠是何等的繁忙。

  卢珊:小集镇是抗战时期被日本人毁了,是吗?

  蒋小民:是的,民国28年,也就是1938,国民党62师聂毅支队,为保卫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伏击侵犯乌青镇之日军。在陈庄村光明浜组驻军3夜。后来日本人入侵陈庄村,实施烧、杀、抢,虽经驻军和民众奋勇反击和抢救、仍烧毁了从陈平祠到“弯镐浜”。浜底近300多米近百间的店铺和民房。陈庄曾经繁华的市集毁于一旦。

  卢珊:那如今村里还存留一些遗迹吗?

  蒋小民:作为当时繁华集镇来说,除了刚才说到的石河埠外,几乎已经没有了,只有南市、北市、严家弄、朝南埭、许家埭、徐家厅、荷花池等地名及众多民间故事印证着曾经的繁华。在我小时,曾见到高高的墙门楼上有“金华孝友”等砖雕匾额,和以众多民间故事和历史为题材的精美壁画以及像“招财问道何方好,利市回音此地高”等对联。现在存留遗迹,有前面说到的陈平祠,在我们村的朝南埭自然组。当然这不是最早建的陈平祠了,其实,陈平祠始建年不详,多朝修复,但现在旧祠山门依然在。

  卢珊:那时非常值得去看一看的。哎,蒋书记,您刚刚说到了好几个听起来很有意思的小地名,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它们?比如,朝南埭。

  蒋小民:之所以叫朝南埭,是因为这个村坊上的人家房子都是朝南的,所以就叫朝南埭。其实,这个村坊原来不叫朝南埭,还有一个名称,因着村里有陈平祠,陈平祠前原来有一座石桥,而村里人祠庙不分,村里人就叫这个村坊为庙桥埭,后来陈平祠被毁,才被叫朝南埭。

  卢珊:严家弄,姚厅,村里以“弄”、以“厅”来命名的小地名是蛮少的。

  蒋小民:是的。这两个小地名的来历是一样的。这就又要说到陈庄曾经的热闹繁华,那时村里出了好些经商的大户人家,其中,有一户姓严的,造了深宅大院,有一条很长的弄堂,于是,这个村坊就被称为严家弄。而之所以叫姚厅,是因为这个村坊上有一户姓姚的大户人家,建立一座厅房,这个村由此就叫姚厅。

  卢珊:有一个叫弯镐浜又是怎样来的呢?

  蒋小民:在陈庄朝南埭与严家弄之间有一条小河浜相隔,其河形状神似旧时撑船的弯镐,所以称为“弯镐浜”。

  卢珊:还有一个叫及金斗,这个村名有点怪,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蒋小民:这个村坊前面有一条小浜,传说浜里有金斗,大家都想去挖掘出金斗来,“掘”与“及”在桐乡话中是同音,就借同音,取名叫及金斗。

  卢珊:陈庄真是蛮有魅力,连一个个小村坊的名字都这么有故事。

  卢珊:蒋书记,刚才您和我们说了陈庄曾经的繁华,以及围绕它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那作为江南小村,它很大的特色,那就是“小桥、流水”,陈庄村就有许多的桥,而且还有古石桥。

  蒋小民:是的。我们陈庄村桥是蛮多的,一共有16座桥,其中有两座拱形古石桥。

  卢珊:一个村有两座拱形古石桥是蛮少的,您说的这两座古桥,我去村里看到了,非常漂亮。

  蒋小民:是很漂亮。其中一座叫拱文桥,但因它坐落在邱港与金牛塘的交界处,村里人又习惯叫它邱港桥。邱港桥建于清朝,属桐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桥是很值得细细品的,整座桥非常2精致雅丽,桥的东西两侧都刻有桥的大名,桥身有桥联,东侧北桥堍由桥联——“腾绵浪随文曲”,但另一联因风化字迹已看不清了,连桥耳朵上都雕刻着花纹。因为很少走人了,整座桥的边沿两侧都长满了从石缝隙中滋生出来角树。还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就横跨在东接金牛塘、西连白马塘的光明浜上,虽然桥身上没有它的大名,但村里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名字——伺古小桥。伺古小桥的桥面破损得比较厉害,但整座桥的桥基、桥身都还很好,而且当年清朝建造时也是很考究的,不仅东西两侧都有桥联,其中西侧的桥联为“安澜迎白马,行旅庆通衢”,而东侧的桥联已经风化得看不清了;而拱桥柱上还雕刻着莲花。

  卢珊:那桥多,也就意味着河多。我去村里走走,感觉村里的水系丰富,浜浜兜兜蛮多的。

  蒋小民:那是,桥多河多,河多桥多。我们陈庄一些小的浜兜不算,总共有河浜12条。

  卢珊:蒋书记,听您说陈庄村老底子的事,就感受到陈庄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使得陈庄村人才辈出。

  蒋小民:陈庄近现代亦是人才辈出,有多人旅居美国、加拿大、德国等海外和台湾,像毛根强,清华大学博士,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曾经作为中国区唯一的一个获得首届米乐斯坦亚美医学会老年医学专项奖学金;张志坚,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浙江大学副教授等等;国内的有原绍兴日报主编王建明先生、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张志剑教授等文化界精英人士。我们陈庄还出企业经营人才,桐乡市云贝儿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郑有权,桐乡市格特兰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二麟都是我们陈庄人,人称“鸭司令”的傅生荣是全市“治水五虎将”,也许大家都熟悉。

  卢珊:陈庄村人还心灵手巧,有一手绝活,就是竹编。

  蒋小民:那是我们陈庄人很自豪的,历史上陈庄曾是竹器行业的集市地。清代《乌青镇志》记载:居民以竹器为业,四方贸易甚远,苕霅诸山货竹者皆集于此。《光绪桐乡志》也有记载:乱后竹市多移青镇南栅。主要以家用藤榻、藤椅、家用竹器、农用竹器等产品为主。在上海、杭州都有陈庄人开的竹器行。

  卢珊:说到竹编,就要说到一位年轻人,他因竹编而入围“国匠荣耀·传承奖”。

  蒋小民:噢,你说的这位年轻人叫钱利淮,他大学学的是工业设计,毕业后,他没有依照父母的意愿进企业做设计,而是到处拜师学艺,当了一名篾匠。7年前,钱利淮创立了“竹芸工房”这个品牌,将所学变成产品。他还编制教材、制作材料包,让竹编教学走进学校。如今他因竹编而入围“国匠荣耀·传承奖”。

  卢珊:陈庄村,真是个好地方,是一块人杰地灵的沃土。

  卢珊:听众朋友,我们今天的《旅游桐乡》直播节目已快要结束了,在这里我们感谢走进我们直播间的乌镇镇陈庄村党总支书记蒋小民先生,也感谢所有参与和收听我们节目的听众朋友。

  如果你想再听这次节目,你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号TXFM971,点击直播收听,再点击《旅游桐乡》就可以了;或点击我们的网站,www.fm971.com.cn;我们也在桐乡新闻网上开设了专题“渐行渐远的老村落”,可以收听收看;同时,今天下午6点0和明天早晨7点将重播这次节目的实况录音;再次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和参与。听众朋友,再见!

  蒋小民:听众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