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用教育改革之力撬动“桐乡气质”教育现代化发展

2017年11月14日 08:17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朱方红 通讯员 吴海磊

  报告原文: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桐乡实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桐乡教育在历史长河中一次次变革,无论校园建设的面貌,还是所呈现的教育软实力,这几年的变化翻天覆地。均衡发展、一校一品、智慧教育等,都已经成为桐乡教育的一个个标签。

  桐乡教育,正如一艘航行于大海的巨轮,正朝着具有“桐乡气质”的教育现代化迈进。

  “我们正以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为目标导向,以攻坚教育短板为突破口,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原动力,改革攻坚、特色创新、争优攀高。”市教育局局长施勤高表示。

  回顾“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一个变化,五年一个大台阶的特点: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从2011年的9.7亿元逐年增加至2016年的16.37亿元;教育资源配置持续优化,5年间,桐乡共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70个,累计投入资金达10.52亿元;省标准化学校达标率为96.3%,全市幼儿园等级覆盖率达到96.9%,57%的义务教育学校成为省级示范学校,5所普通高中全部创建为省级特色示范高中。

  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桐乡一直在行动。施勤高表示,这几年桐乡全面深化“真人德育”,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能力,统筹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按照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和实践活动四个序列,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真人德育”品牌建设在全市开花结果。

  桐乡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举办地,峰会“红利”同样在教育领域显现,桐乡积极探索建立“互联网+教育”模式,智慧课堂让学生体验到了颠覆传统教学的乐趣。去年,作为全省首家公办的桐乡市互联网学校正式上线,孩子们不出家门就可进行自主学习,桐乡智慧教育APP更是成为了家校沟通的智慧载体。

  高考成绩也是有目共睹,2017年,全市一段上线人数达到858人,一段上线率24.05%,超过省平均4个百分点,一段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再创历史新高。

  未来规划:

  教育的发展,关乎千家万户。未来如何深耕教育事业?如何加快推进具有“桐乡气质”的教育现代化建设?

  “唯有以改革发展激活教育事业,才能办好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施勤高表示,近年来,市教育局对名校集团化战略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创新,形成了集团办学、一校多区和乡镇学校整合等多元模式。“其实这些远远是不够的,未来我们将继续把公平和优质的要求贯穿到教育事业发展中去,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积极打造桐乡智慧教育样板,努力使每一所学校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

  没有高水平的德育,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施勤高表示,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还将搭建起立德树人的宽广平台,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办学品位全面提升、办学质量高位突破。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引导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互联网+教育’带给传统教育的是加法而不是减法,是优化而不是颠覆。”施勤高表示,未来五年,市教育局将以“优质均衡、立德树人、‘四有’教师队伍、智慧教育”四驾“马车”并驾齐驱,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桐乡教育开启新篇章,全力推进“桐乡气质”的教育现代化。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张莉莉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