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落故事

西南,桐乡最西南一个美得令人陶醉的小村

一一 桐乡市文化名人 郁震宏

嘉宾介绍

郁震宏,一位七○后,桐乡大麻人,曾任中华书局编辑三年,参与编辑《全元诗》、《章太炎国学演讲录》图书等数十种,出版有《陈傅良诗集校注》、《张履祥传》(与张天杰合作)等。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授《楚辞导读》课程。致力地方文献整理、研究多年,曾参与点校光绪《桐乡县志》、《前珠村纪略》等,为《洲泉镇志》、《余杭通志》特约撰稿。2016年为《杭州日报-西湖副刊》撰写专栏《一笔闲话》。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视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访谈内容

http://img2.zjolcdn.com/pic/0/18/01/12/18011219_975970.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8/01/12/18011220_343960.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8/01/12/18011221_604284.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8/01/12/18011222_996953.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8/01/12/18011223_473028.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8/01/12/18011224_485797.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8/01/12/18011225_997983.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8/01/12/18011226_592627.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8/01/11/18011193_797537.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8/01/11/18011192_076722.jpg

  卢珊:挖掘村落的历史找寻古老的记忆

  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旅游桐乡》的“渐行渐远的老村落”系列直播访谈,欢迎您收听。我是主持人卢珊。

  今天走进我们直播间的是桐乡市文化名人郁震宏先生,他将和大家一起聊聊大麻镇西南村,说说西南的历史文化、传说掌故,如果你对桐乡历史文化,对我们桐乡的老村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想说,你有好的建议想提供,就请发到我们的微信平台上,我们的微信和微博为大家开通着,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TXFM971”,我们新浪微博名是“FM971旅游之声”;你也可以拔打我们的热线电话89399300。欢迎你参与我们节目,让我们一起为桐乡发展出谋献力。

  卢珊:郁老师,您好!

  郁震宏: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好。

  卢珊:欢迎您再次作客我们《旅游桐乡》节目。

  郁震宏:谢谢谢谢。

  卢珊:郁老师,您曾修过《大麻志》,对大麻以及它的周边村的历史文化都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上次您和我们说了湘漾村,而今天是想请您和我们说说你们湘漾隔壁的一个村——西南村的的历史文化、传说掌故。

  郁震宏:是的,西南村跟我们湘漾村只有一河之隔,“盈盈一水间”,声息相通,非常高兴同大家一起分享大麻镇西南村的故事。

  卢珊:这个西南村,感觉以前老底子大麻好像没有叫这个村名的嘛,是不是后来村庄合并后取的村名呢?

  郁震宏:是的,西南村本来是两个村,东面的村叫大洋村,西面的叫洽光村,近年合并为西南村。西南村与湘漾村一样,老底子一直属于德清县,解放前,大洋村范围是大麻镇第五保,洽光村范围是第六保,现在统称西南村。

  卢珊:原来是由大洋村和洽光村合并而成的,那怎么叫西南村呢?这个村名似乎和这两个村都有点不搭界的。

  郁震宏:乡村合并以后的新名字,有多种形式,有的各取开头两字,比如大麻的海华村,是海卸、新华两村合并后的新名字;有的以地理位置命名,一目了然,西南村就属于这种情况,西南村位于大麻镇最西南,同时也是桐乡市的最西南,是名副其实的“西南村”。她西面与余杭区交界、南面与海宁市交界,是杭州、嘉兴两市、桐乡、海宁、余杭三县交界之地。

  卢珊:这么说来,西南村是顾名思义而取的,很贴切。哎,郁老师,我了解到,西南村不仅这个村名有特色,而且它的所处的地理环境也非常有特色,是吗?

  郁震宏:是的,西南村的地理环境非常有特色,尤其是东面一片,也就是以前的大洋村范围,过去被称为“鲶鱼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从现在镇政府后面的划船漾开始,东西各分出两条河道,一直向南流到西南村的最南端——杨家木桥自然村,村前又有一条河道贯通东西,因此形成了南北长、东西狭的地形,四面环水,这在地图上看就非常清晰,因为这块地形状像一条鲶鱼,因此最北面的就叫“鲶鱼巴”,也就是鲶鱼尾巴,就在镇政府的斜对面,最南面的就叫“鲶鱼头”。“鲶鱼头”就在西南村范围。

  卢珊:很有趣的名称——鲶鱼头。这么说来,原来的大洋村好像就坐落在一个岛上,而且是在岛的一个顶端。那西南村也是处在了桐乡的边界上了。

  郁震宏:是的,西南村就在桐乡的边界线上,以前的大洋村,也就是现在西南村的东片其实就在岛上,大麻水系发达,大大小小的岛屿很多,这个“鲶鱼”形的岛毫无疑问是大麻最大的岛了。过去传说,无论发多大的水,这个岛都不会沉下去,跟大麻清池漾里麻姑墩的传说差不多。

  卢珊:因着在两府三县交界之地,据说,西南村人的口音与本地大麻的不一样,反倒是与余杭、海宁的相近,真的吗?

  郁震宏:是的,交界地区的语言现象比较复杂,行政区划与语言习惯不是截然划一的,是两个概念。大麻镇西南村位于两府三县交界之地,她的语言不仅与大麻镇上不一样,即使与毗邻的湘漾村、南星村也很不一样,反而与海宁许村镇、余杭运河镇比较接近,举例来说,表示完成式的后缀,比如“饭吃好了”,大麻人一般会说“饭吃好特”,西南村则说“吃好只”,这就与海宁许村镇一样,所以大麻过去有句俗话,叫“许村人开门十八只”,这是一个对地域语言特征的概括性描述,其实细分起来,大麻西南村也是说“只”的,因此,西南村人到大麻镇上,会被误以为是海宁人的。又比如“做什么”,大麻人一般都说“做【GANG】”,西南村则分为两类,靠近余杭的说“做活事”,靠近海宁的说“做活馨”。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卢珊:西南属于大麻是行政区域划分的,而老百姓的生活、习俗等也许因距离的原因与余杭、海宁更相近、更相似些。那西南村不仅口音特别,还有个很特别的姓氏——“羿”,说实话,我还没在别的地方见到过这个姓氏。

  郁震宏:是的,这个“羿”姓也是西南村的一大特色。羿姓是“后羿”的子孙,“后羿”在中国上古史中有两个,一个是神话传说中射太阳的英雄,一个是夺取夏朝政权自立为王的上古帝王,《左传》里就有记载。“羿”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但是人口很少,是一个稀姓,在全国也不多见,大麻只有西南村有这个姓,就我的见闻,桐乡地区似乎也只有大麻西南村有这个姓。大麻西南村的羿姓,过去也是殷实人家,民国时候出过羿春泉、羿法龙等几位地方乡绅。

  卢珊:没想到,西南村是一个这么有趣的村。

  卢珊:郁老师,刚才说到了西南村地理环境上的一些特色,原来的大洋村好像就坐落在一个岛上,又与原来的洽光村隔河相望,前几天我去了西南村,我觉得,西南村的水系特别发达。

  郁震宏:是的,西南村可以说是浸泡在水里的地方,风景宜人。我们刚才说到,西南村的东片就在岛上,过去叫大洋村,大洋村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村的北面有一个大洋,大洋在大麻非常著名的,民国时期的《德清县志》,记载了大麻五个漾,其中就有大洋,并说清朝道光年间,钱塘江潮水倒灌,大洋被沙土淤塞,后来尽管多次疏浚,但终因工程浩大,不能完全恢复旧貌,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古代的大洋应该比现在的要大一些,“大洋”为什么叫“大洋”,顾名思义,当然是因为她面积大。大洋是大麻镇非常著名的湖泊,影响所及,旁边的一个自然村也叫大洋里,桥也叫大洋桥。西南村除了大洋,潘家木桥、洽光桥之间的一个漾,面积也不小,其他还有螺丝滩、三龙潭,都很有名。

  卢珊:您说到大漾里,这大漾里是说西南村的水,首先要说的,它在民国《德清县志》中有记载。我听村民说,有关大漾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是吧?

  郁震宏:是的,我们小时候,听老辈人说大洋的底部有一个洞,是通东海的,洞里还有一个巨大的蛇,《左传》里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类似这样的神话传说,在水乡泽国是比较多见的。比如西南村的三龙潭,传说过去有三条龙经常在这里洗浴,是个风水宝地,后来因为水里被人洗了尿布,龙就再也不来了。当地故老相传,三龙潭往东、螺丝滩以西,过去也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洋,水道直通临平,因为是商贾往来的交通要道,因此强盗也就特别多,传说来往的船只被强盗踏沉了以后,然后他们再到水里打捞财宝。中国乡土社会中,大多会有有关宝藏的传说,西南村亦然,传说西南村螺蛳滩到洽光桥这一带,地下埋着“九井十三窑”的金银财宝,传说一般都会有局部的真实性,那么这些宝藏究竟是什么年代埋下去的?谁埋的?为什么要埋?都无从考证了。我们不妨推测一下,西南村一带,在明末清初,曾经是反清复明的一个根据地,上海华亭一带的抗清英雄钱应元、余杭的“平吴将军”陈万良都曾在西南村与海宁交界一带活动,陈万良的事迹在老底子的大麻多有流传。西南村的宝藏传说,很有可能是这些反清义士埋下去的。再有,按照史书记载,陈万良在明代末年曾经抢劫过漕粮,还抢劫了官府的四万两银子,抢了财宝以后,就埋藏了起来,埋在哪里?至今是一个谜,西南村的“九井十三窑”传说,当然不能说一定是跟陈万良有关,但有这个可能性。

  卢珊:我还听村民说,这漾旁边原来还有一座大坟,去年还挖出了一些古董呢,这该是大户人家的吧?

  郁震宏:是的,这个地方,叫“劳坟头”,是崇福镇民利村劳家的老坟,崇福的劳家,是官宦世家,明朝时候出过山东布政使劳永嘉,劳永嘉的外公家,就是大麻的金家。劳家在清朝时候出过左副都御史劳之辨,《清史稿》里列有他的传。除了劳家,西南村螺丝潭过去还有大麻徐家的老坟,土改的时候被平整掉了。大麻徐家也是官宦世家,与崇福劳家是亲戚。像徐家、劳家这样的官宦人家把墓地选择在西南村,说明古人对于西南村的环境是非常喜欢的,用民间的说法,也就叫“风水好”。西南村地上“风水好”,在天空中大概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过去大洋里自然村的东面,有一个铁塔,是个航空地标,我父亲小时候已经有了。

  卢珊:这通东海的漾上还有一座很漂亮的古桥,我看,少说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郁震宏:这座桥叫大洋桥,是桐乡市文保单位。大洋桥是一座七孔平桥,始建年代不详,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大洋桥,是清朝乾隆年间重建的,民国《德清县志》有记载,大洋桥是大麻现存最古老的桥,即使以乾隆最后一年——1795年计算,大洋桥至少已经有222年的历史了。七孔平桥,目前在整个桐乡地区也并不多见,大麻镇黎明村的永顺桥,俗称“土桥”,也是七孔平桥,不过年代比大洋桥至少要晚一个世纪左右。西南村除了大洋桥,还有杨家木桥、洽光桥,现在都已经改建成新桥了。

  卢珊:这大漾里水质非常好,与你们湘漾只隔了一个小小的坝,村里人说,许多湘漾的孩子游泳就会从湘漾游到大漾,郁老师,您小时候游过吗?

  郁震宏:我们小时候经常会游过湘漾河,到大洋河里游泳,大洋河水清爽,而且比较浅,底下都是爽泥,关键是可以摸水菜,也就是河蚌,物质贫乏的年代,纯粹的所谓“锻炼身体”式的游泳毕竟是少的,在江南水乡,学会游泳,一是为了自身安全,二是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去捉鱼,比如摸水菜之类,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卢珊:哎,郁老师,刚刚前面您说到了西南村还有一个螺丝滩,为什么叫螺丝滩呢?是河滩上有许多螺丝吗?

  郁震宏:是的,螺丝滩河岸上、河道里都是一望无际的螺丝壳,螺丝是养殖青鱼的主饲料,三龙潭往东一直到螺丝滩,以前是养殖青鱼的,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螺丝壳都变成了白色,成为一道风景!旁边的村子也就叫“螺丝滩”了。

  卢珊:原来真是因为螺丝而得名的呀,那我想,这螺丝滩的青鱼肯定是非常有名的。

  郁震宏:螺丝滩养殖青鱼是非常出名的,是过去德清县的一大土特产,民国《德清县志》在物产一类里,关于青鱼,只记载了大麻的青鱼养殖,而大麻的青鱼,主要出产在螺丝滩,螺丝滩的青鱼不仅供应周围各县,还远销到上海。我们从这里的河道、村子都叫螺丝滩这个名字来推测,螺丝滩养殖青鱼的历史应该是非常古老了。

  卢珊:真羡慕西南村人,生活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中。

  卢珊:郁老师,听了您刚才的介绍,西南村的自然条件是很优越的,那这样好的一方水土自然会孕育出一方人才,那西南村也是人才辈出,尤其体现在它的乡绅大户人家特别多。

  郁震宏:是的,西南村老底子乡绅人家比较多,像沈家、杨家、潘家、徐家、羿家、金家,都是地方上的大户,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西南村在民国时期是属于德清县湘漾乡的,担任湘漾乡乡长或者副乡长的人大部分是西南村人,比如沈庆龙、沈梓法、徐寿兴、杨芝涌等人。沈梓法是西南村螺丝潭人,年轻时候在金子久先生家读过书,他是大麻“民国三梓法”之一,以足智多谋著名大麻。徐寿兴在临平镇读过书,他与沈庆龙都是浙江省党部入党的国民党员,这在大麻镇是比较少见的,当时一般的党员都是德清县县党部的。除了以上几位,其他还有湘漾乡民政干事沈坤香、民政股主任沈武龙、经济股主任沈庆法、调解委员会委员杨胜群等人,都足以说明西南村过去是经济比较富庶、乡绅人家比较多的地方。

  卢珊:好几任乡长都是有西南村的这些乡绅担任,可见其乡绅的实力。那说到这些乡绅,就不得不要说说沈家,沈氏三兄弟了。

  郁震宏:过去的西南村,乡绅众多,这其中,当然要以沈家为第一。沈姓是大麻第一大姓,人才辈出,在地方上的影响非常大,明朝成化三年建造大麻望仙桥的沈本源,是沈家在古代大麻的代表人物。到了近代,沈家的代表毫无疑问就是西南村的沈氏三兄弟了。沈家三兄弟是西南村大洋里人,其实是四兄弟,不过有在地方上影响力的是前面三位:沈庆龙、沈庆浩、沈庆昌。沈庆龙读过十年私塾,是传统的国学教育,过去所谓“十年寒窗”,在地方实际上是比较少的,可以想见沈庆龙的国学水平是相当高的。沈庆龙担任过湘漾乡乡长,他的女婿就是参加过“青年远征军”的抗战老兵郁忠善,郁忠善的哥哥郁子初,也做过湘漾乡乡长,我们在讲湘漾村的时候讲到过。沈庆龙的二弟沈庆浩,可以说,他是大麻妇孺皆知的人物,大麻人称为“浩浩先生”,他是一位名医,中医内科,是杭县名医徐子谅的学生。沈庆浩医术高明,活人无数,在桐乡、海宁、余杭一带都有影响,有关他治病神效的故事在大麻流传很广,大麻镇自金芝石、金子久以后,医学发达,民国时期出过好几位名医,如果以在大麻民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说,沈庆浩无疑是排名第一的。沈庆浩除了行医,还担任过民国湘漾乡以及大麻镇乡镇民代表会的主席。民国时期西南村乡绅的代表是沈氏三兄弟,沈氏三兄弟中尤其特出的是沈庆昌,沈庆昌排行老三,他在抗战时期担任德清县政工队队长,领导整个德清县的抗战工作,并最终为抗战事业英勇牺牲。

  卢珊:那最小的弟弟沈庆昌是要大说特说一下的,他是一位青年才俊,又是一位抗日民族英雄。

  郁震宏:沈庆昌,1914年出生,他十五岁就进入杭州安定中学读书,安定中学是杭州的名校,茅盾、范文澜等都曾在该校读书。沈庆昌成绩优秀,又精通英文,十七八岁时就发表过一篇用英文写的文章,叫《中国的危险》,从中可以看到他对时局的洞察力和胸怀天下的士大夫精神。沈庆昌在安定中学毕业以后,考入之江大学文理学院,还没有毕业,正值全面抗战爆发,他毅力投笔从戎,回到大麻,从事抗战锄奸工作,曾担任德清县抗敌救援会大麻分会的主席,沈庆昌不仅有学问,而且自小习武,文武兼备,有胆有识,因此收到德清县县长张友才的赏识,由张友才推荐,担任德清县政工队队长,领导全县抗战,据史料记载,沈庆昌担任政工队队长期间,被他镇压的汉奸“不知凡几”,为德清县抗战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1940年11月30日,沈庆昌领导的德清县政工队主要成员在现在德清县新市镇开会,不幸被日伪军发现并包围,沈庆昌对队员们说:“杀身成仁,就在今天!”他带领队员经过激战,终因寡不敌众,最后被捕,英勇就义。他牺牲的时候,只有27岁,他的儿子当时还只有几个月大。沈庆昌牺牲以后,德清县政府为他写了一篇传记,并上报到浙江省政府,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宏在后来的回忆录里,还提到过沈庆昌牺牲事件。沈庆昌牺牲后,德清县诗人陆振寰写诗祭悼,其中写到:“为君忍滴英雄泪,留向黄龙和酒倾。”如今读来,还是非常悲壮。

  卢珊:这沈庆昌真的是了不起,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纪念。那说了沈家,那还要来说说杨家,也是出人才的大户人家。

  郁震宏:是的,杨家也是西南村的大户人家,居住在西南村的最东南,村子叫“杨家木桥”,过桥就是海宁了。民国时期,杨家的杨怀英、杨芝涌、杨胜群都是著名的地方乡绅,杨怀英是安定中学毕业的,杨胜群是杭州正则中学毕业的,都是名校。大麻靠近杭州,因此过去大麻的乡绅人家读书,一般都选择去杭州,西南村人到杭州接受中等教育的人有不少,除了杨家,还有沈家的沈晋康、沈鹤明。杨家还出过一位名医——杨环荪。杨环荪是德清新市名医吕仿岩、吕莱贤的学生,是中医外科。他后来长期在临平行医,医术、医德有口皆碑,可以这样说,杨环荪与沈庆浩,一个是中医外科,一个中医内科,堪称近代“西南村两大名医”!(接受教育的例子,合并在这里)

  卢珊:村里人跟我说,在西南村的最西南面的一个小村庄里还出过一个叫姚锦章的孝子,是吗?

  郁震宏:是的,姚锦章是黄金里人,黄金里在西南村最西南,可以说是“西南村的西南村”了。姚锦章是清代咸丰年间的人,他以孝出名,曾经割骨疗亲,他的事迹被《德清县志》所记载。我们大麻古代的孝子,被《德清县志》记载的一共只有两位,一位是湘漾村的徐师愈,一位就是西南村的姚锦章。

  卢珊:西南村真是一个水好人好风光好的地方。

  卢珊:听众朋友,我们今天的《旅游桐乡》直播节目已快接近尾声了,在这里我们感谢走进我们直播间的桐乡文化名人郁震宏先生,也感谢所有参与和收听我们节目的听众朋友。听众朋友,再见!

  郁震宏:听众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