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梧桐深处有乡韵

2017年01月06日 08:57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杨文婕

  “风雅桐乡·凤栖梧桐”,如果要问什么符号最能代表梧桐街道,那一定非梧桐树莫属。南与高桥镇、凤鸣街道相邻,西与石门镇相接,东与濮院镇、屠甸镇相连,北靠京杭大运河,与龙翔街道隔河相望。昔日老一辈人口中“碗大桐乡城”的梧桐街道,如今已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这里不仅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传说,还有蚕桑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一站寻找桐乡创意旅游商品,我们走进梧桐街道,为你找寻那份老桐乡深处的记忆。

  桑叶抹茶粉、桑叶桑芽茶

  打造舌尖上的蚕桑盛宴

  桑芽茶。

  桐乡自古就有养蚕制丝的传统,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祈祀蚕神、轧蚕花、演“蚕花戏”……这些与蚕相关的民俗活动;栽桑、缫丝、拉绵兜、翻丝绵被……这些只有桐乡人才懂的传统技艺,逐渐趋于濒危。

  如今,对大多数农户家庭来说,养蚕只是“带带过”的事情,年轻人更倾向于到城市打拼。但在梧桐街道,有个人毅然放弃了高薪职业,选择回到家乡,挑起了传承蚕桑文化的重任,他就是桐乡市蚕桑产业观光园(沈莉高农场)的主人沈卫星。

  桐乡市蚕桑产业观光园(沈莉高农场)离桐乡市区并不远,园内一排排观赏垂桑夹道而立、一只只土鸡在桑树林里悠闲地觅食……一个以蚕桑产业为主打的现代家庭农庄正慢慢形成。“随着种桑养蚕的农民越来越少,蚕桑产业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悠久的蚕桑历史、与育蚕有关的习俗、蚕乡独特的蚕桑文化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桐乡人了解和传承。”沈卫星如是说。

  除了休闲观光,沈卫星还“打起”了桑叶的主意。“偶然的一次机会,了解到桑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我就想能不能把蚕宝宝的专享食物转变成大众美食呢?”沈卫星说,通过对不同品种桑叶多次的选择和试验,他摸索出色香味俱佳的新品种桑叶,并将其制作成菜肴和点心。桑叶煲汤、桑叶炒鸡蛋、桑叶嵌油豆腐、桑叶面、桑叶饼等美食,深受食客好评。

  同时,沈卫星还开展了保健桑叶桑芽茶的研发和生产,将牛奶桑的桑叶和嫩芽精制成富有人体17种氨基酸的保健桑叶桑芽茶,填补了我市牛奶桑叶桑芽茶的空白。近几年,为迎合年轻人时尚健康生活的需求,沈卫星还引入了抹茶制作工艺,生产出了生态保健的桑叶抹茶粉,他在绿色蚕桑之路上越走越远。

  “传承蚕桑文化的道路很艰难,但我会坚持走下去,就像熬粥一样,越熬才越香。”对于未来,沈卫星很坚定。

  茧画上的丝丝乡情

  惊艳亮相乌镇峰会

  茧画。

  对桐乡人而言,蚕茧可不陌生,但要说在蚕茧上作画,通过艺术加工将其变成精美的工艺品,无疑是件稀奇事。

  一粒细密而微小的蚕茧上能作画?不少人会怀疑。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美术老师陈建清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一粒雪白的蚕茧,敷上一张印稿,一支细细的针管笔,点入墨水,构出墨线,再手绘着色。短短6分钟,一幅丰子恺的漫画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蚕茧上。

  从2006年开始钻研蚕茧艺术至今,这位斯文的美术老师变身化学达人,前前后后花了数万元,购置各种实验设备,还跑到杭州、上海等地请教专家,一次次改变蚕茧艺术的方法,只为呈现出更好的作品。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记者报到注册期间,来自全球的媒体记者收到了一份颇具江南水乡风情的蚕茧画礼品。这是陈建清花费两个多月时间精心创作的。丰子恺的漫画、中国的脸谱与袖珍的蚕茧完美融合,让众人纷纷点赞。

  无论是丰子恺漫画还是京剧脸谱,陈建清的创意设计从不会脱离蚕文化这个根,一直坚持着最基本的理念——从传统中吸取养分,每一粒茧画都有它自己的个性。

  如今,陈建清经常会带着他的茧画去社区、学校举办公益讲座,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茧画、喜欢茧画。他还受邀参加中欧、中美文化交流、国内大型博览会……最近,他忙着收集各种理论资料,打算对茧画开展深度研究,计划2017年出版一本有关茧画创作的书籍。“有了完善的理论和操作体系,相信茧画工艺一定会传承下去。”

  花式菊花茶、“网红”槜李……

  传统与现代碰撞“火花四溅”

  蚕宝宝形象。(照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桐乡有一种水果,神奇到可以吸着吃。地道的桐乡人知道,只有在梧桐街道桃园村种植的槜李,才最正宗。

  作为槜李的主产地,桃园村种植槜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一般的李子相比,槜李看上去皮色更加殷红,闻起来香气扑鼻,吃到嘴里甘甜鲜美,满口留香。

  马小青是桃园村村民,从爷爷辈开始就和槜李打交道。传承到她这一辈,如何让槜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马小青决定改变传统销路,实行“线上+线下”销售模式。通过微商、淘宝等线上平台,她家的槜李被推广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果”,不少淘客抢着购买。为了让朋友们吃到最新鲜的槜李,马小青还在包装上下功夫,为每颗槜李预留空间,选择硬材质的包装盒……“让千年名果焕发活力,名扬四海,这就是我的目标。”

  除了槜李,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有杭白菊。花瓣洁白如玉,花蕊色泽金黄,清香幽雅,味甘醇郁,这是桐乡人最为引以为傲的最桐乡的产品。橙黄浓厚,香型独特,滋味浓醇,这是云南著名的普洱茶。在浙江东篱下茶业有限公司,你会发现两者巧妙地被结合在了一起,而且产生的化学反应还不错!“很多顾客购买花茶时经常会问,这两种茶能不能泡在一起喝,既然顾客有这个需求,我们何乐而不为呢?”糜裕彬说。

  如何在传统中寻求突破,让传统的杭白菊包装变得更为时尚大方,更受年轻人喜欢,也成为了“东篱下”一直努力的目标。

  有人选择用“舌尖上的美食”来征服桐乡人的胃,有人则选择用手上功夫征服全世界。

  程辉是个对传统艺术孜孜追求的人。作为一个老梧桐人,看到桐乡桑蚕文化不断发展,他决心为其设计一个蚕宝宝形象。“桐乡有如此好的资源,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并发扬光大呢?”经过不断努力,一个栩栩如生的蚕宝宝在电脑屏幕上跃然而生。但程辉并不满足,他特意向北京等地的专家请教,将平面的蚕宝宝形象变成了实体模型,还制造出了小挂件、摆件等衍生产品。

  烙印传统文化

  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如何让这些带有梧桐街道特色的旅游商品更具创意?成为让来桐游客眼前一亮、渴望带走的一份伴手礼?且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梧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建峰:“古有梧桐,凤凰来栖”,在梧桐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旅游商品可谓是种类丰富,涉及养生保健、工艺美术、珍品贡果等,比如桑芽茶、槜李、茧画等,这些都具有鲜明的地域和传统文化特色。好的旅游商品,无论是商品本身的文化意义还是独特的包装设计,大多是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共存与融合,还需满足现代旅游商品特色、健康、环保、时尚的需求。

  沈莉高农业生活园负责人沈卫星:一个地方的旅游商品应该和当地的文化挂钩,一件好的伴手礼应该能够反映出当地的文化底蕴。桐乡桑蚕文化历史悠久,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东西融入时尚潮流健康元素,让更多人知道桐乡,了解桐乡桑蚕文化。

  梧桐街道市民张璐璐:一份好的旅游商品一定要打动人,一定要有当地的文化烙印,这样才会吸引游客购买。桐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蚕桑、杭白菊……如果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潮流元素,一定会很赞!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