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俞医师

2016年11月02日 09:06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苦 李

  以前写过多个医师。这个俞医师的特别之处在于:没上过医校,系自学成才;他未曾给我以及我家人看病。

  他是我一个学生的老爸,已经七十八虚岁。

  俞医师儿时,家境很一般。他当年上学,只要还未下霜,就打赤脚去。家产其实不及中农,但毕竟家庭成分是富农,年少时属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相对于其他孩子,权利更少。基本在读书郎和放牛娃两个角色之间游走。

  童年快乐并不很多,拜年算是难忘的记忆。所在村子只有三十几户人家,大年初一和初二两天,小孩们跑遍全村,挨家拜年。出门时父母再三叮嘱:“几家住茅屋的苦人家千万勿要漏掉。他们给你吃食,再蹩脚也要拿;也不能全拿。”

  家教极严,母亲从来不许小孩插嘴。以致上学后经常自顾自,成天只想自己的心思。有个阴雨天课外活动,大家在大礼堂尽情玩耍,只有小俞坐在门槛上傻想:人的嘴巴,平时究竟应该张开,还是闭拢?见同学们都张着嘴,小俞也张开;时间长了实在太累,又闭上嘴稍息一会。

  当时有这么个说法:“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但政治考试是有成分论的。小俞同学若政治考试得满分,岂不意味着已经教育好,哪个老师有这个胆子?初二,是这个俞姓小个子男孩一辈子的最高学历,那年他的成绩单,除了政治和体育,全部是满分——放在今天,叫学霸。

  辍学后的小俞曾在乡间短暂代课。三十多个学生分属三个年级。语文、算术、美术、音乐、体育,功课好几门,老师就一个,校长是他,烧饭师傅也是他。白天忙完,夜里还要备课,设计作业。星期六下午,总有得休息了吧?回答是:步行二十几里去中心小学开会学习,星期日接着开会,到晚上十点才可以赶回村小。

  后来回乡当大队会计。但一年后上面有指示,富农子女原则上不能担任农村基层管理人员。怎么办呢?为避免“老大徒伤悲”,没有机会升学的小俞决定自学,争取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兴趣广泛,一时想不好学啥。四张小纸分别写上“数学”、“文学”、“哲学”、“医学”,折叠后往桌上一抛,闭眼去抓。结果,抓到“医学”。于是,接下来整整八年,边辛勤务农,边刻苦自学中医。

  1969年,村里办起合作医疗站,懂医的小俞顺理成章成为赤脚医生。全村人的病,全科全程承包。上午门诊;下午抽时间上山采草药,或背了药箱下田巡诊,同时参加集体劳动;晚上夜门诊。那个年代因陋就简,有的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举个例子:包中药的纸,要求病人复诊时带回医疗站再用;破了的话,就裁小一点,包药片。

  “无祖传秘方、无名师传授、无医校就读”却“有牌、有照、有证”的乡村医生俞医师,一向好学,改革开放后更是焕发蓬勃的生命力,不断充电。除了继续钻研中医,还先后自学语文、法律等,考得各类证书一大堆。

  那个时期,将近五十岁的俞医师认识了一个字:馨。此前,不管是在书报,还是街头,都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字。无产阶级斗私批修,“温馨”这样的说法,未免太资产阶级。

  俞医师还连续做了好几届镇人大代表。全村就他一个代表,村支书和村长反而都不是。俞医师可不做申纪兰,在镇人代会上,他投过弃权票,也投过反对票,甚至不依不饶,促成镇人代会依法行事。

  许多年前,当班上不少同学对我这个年轻老师颇为喜爱时,有个小女生绝不苟同,甚至嘴角常挂着莫名的轻蔑,现在我知道了,她的基因来自老爸。那么,她老爸的现代公民意识,又从何而来呢?我只知道,他那一代人,被压制了大半辈子;他身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无疑更惨。俞医师酷爱读书,就当他是自学得来的吧。

  2013年秋天,行医四十年、网名“老男孩”的七十五岁老人,成为县环保公益协会总干事,才过了三个月清闲生活就又忙碌起来。看病是让别人活得舒服一点,做环保是让人们生活得舒适一点,俞老先生认为,两者完全一致。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