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留技术、留真情,不留遗憾 —— 浙江桐乡一院戈康杰医生援藏手记

2016年10月26日 08:34来源: 桐乡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吴跃群

  沿着青藏公路,我们穿行在高原腹地,道路两旁有奇峰峭壁,危峦平坡,愈显神秘深邃的天空,还有一路的沉思。远离年迈的父母和体弱的妻子,远离生活50年的江南水乡,来到荒漠戈壁,绿洲山脉,茫茫无际,迎接我的将会是什么?说实话,内心还是有些忐忑。

  7月22日,终于到达西藏那曲,那是西藏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有4500米。我感觉到了明显不适,预料之中的高原反应还是如约而至了,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不振,氧饱和度跌至80%。为了能更快的适应高原缺氧的状态,尽快奔赴驻点开展工作,我毅然放弃吸氧,通过大量喝水来调节机体。

  那曲县缺医少药,我所在大内科的诊疗范围从婴儿到老年人,涉及到许多专科病种,而且缺乏辅助检查手段,加上语言交流的障碍,我深感困难重重。但是,当我看到前来就医的藏民那淳朴而又清澈的眼神,科里医生那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加重的同时,浑身也充满了动力。

  7月26日,我接诊的第一名病人,是16岁的藏族小伙子平措。他持续性剧烈腹痛,腹胀、呕吐,面色苍白,自述得了肠胃炎,在乡卫生院已治疗数天,症状却越来越重,父亲非常着急,带着他翻过大山前来就医。通过检查,我发现他的腹部有手术疤痕,询问后得知他三岁时开过刀,交谈间,平措突然腹痛忍,要上厕所,我跟着去,发现他的大便呈血水样脓球状,便初步判断他患的是绞窄性肠梗阻,而非常见的肠胃炎,这种病如果持续出血,引起肠道发炎直到糜烂,会危及生命,于是决定让他住下来,并对症下药。平措住院的几天里,我每天对他进行仔细的腹部检查,观察粪便变化,发现他自服药后,腹痛开始减轻,粪便逐渐正常,脸色也开始红润起来,情况一天天在明显好转,我终于舒了一口气。我想,这是我接诊的第一个病人,而且是藏族小青年,如果误诊,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医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平措,平措的家人,医院的同事都在看着我,我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我凭借从医二十年的经验和对病人的仔细观察,作出了准确的判断。一周后,平措出院,他憨厚的父亲只是握着我的手不放,一个劲地说:“突及其,突及其(谢谢你,谢谢你)”,看到他们崇敬、感激的眼神,我顿时升腾起一种身为“白衣天使”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们来援藏,不单是为病人解除病患,更重要的是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生,为更多的边疆同胞服务。平日里,我很注意保存资料,一有空就组织同事们一起学习医学理论,一起讨论案例。通过“传、帮、带”,提高了当地年轻医生的业务水平。我们还经常组织送医下乡,为边远牧民送去健康。我们援藏医疗专家到牧区义诊,对牧民们来说,是一个特大喜讯,很多牧民骑着摩托车,骑着马,赶两三个小时路程过来,把我们团团围住。这时候我想:西藏人民真的很需要我们,我们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也值得!白天是忙碌的,夜晚是静寂的。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常常推开窗口,凝视远处巍峨的雪山。这里是青藏高原,世界之巅,长江、黄河发源于此。磅礴的群山,圣洁的江河,荡涤了我们援藏人的灵魂,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也充实了我们的内涵。沉下心来,我真切感知到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的深意,我将与所有援藏人并肩垦田戍边,寂寞中坚守,风雪中前行,留技术、留真情,不留遗憾,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守望者。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桐乡新闻网 新闻标签:编辑:吴俊华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