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落故事

石门,大得乾隆皇帝的青睐

一一 石门镇石门村村干部曹雪娇

嘉宾介绍

曹雪娇,2007年大学毕业后,经公开招聘后成为石门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现任石门镇石门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主要分管村组织宣传计生等工作。秀气文静的她,平时爱好传统文化,喜欢探究地方文史,和收集民间传说,尤其对石门村一带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

访谈内容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90/17889037_505230.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90/17889038_453199.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90/17889039_994959.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90/17889040_621958.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90/17889041_322868.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90/17889042_970851.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90/17889043_726238.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90/17889044_186075.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90/17889034_378389.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90/17889035_574459.jpg

  卢珊:共话桐乡旅游共促桐乡发展。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旅游桐乡》的“渐行渐远老村落”系列直播访谈节目,欢迎您收听。我是主持人卢珊。

  今天走进我们直播间的是石门镇石门村村干部曹雪娇女士,她要和我们说说石门村的人文历史,如果你对桐乡村落历史文化感兴趣,对石门的历史与发展,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想说,就请发到我们的微信平台上,我们的微信和微博为大家开通着,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TXFM971”,我们新浪微博名是“FM971旅游之声”;你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89399300。欢迎你收听和参与我们节目,让我们一起为桐乡发展出谋献力。

  卢珊:听众朋友,现在曹雪娇女士已来到我们节目的直播室。雪娇,你好!

  曹雪娇:卢珊,你好,听众朋友们好。

  卢珊:很高兴,我们老同学因老村落而相聚,今天请你作客我们《旅游桐乡》节目,就想请和我们说说石门村。

  曹雪娇:嗯,好的。石门村位于石门镇中部,围绕石门镇镇区,背靠着悠悠古运河,同石公路横穿村内,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341户,总人口1072人是石门镇最小的一个村了。

  卢珊:雪娇,你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石门村人,但你在石门村已工作快十年了,对石门村的历史沿革、人文历史等非常熟悉和了解。

  曹雪娇:是的,这么多年工作下来,经常走村入户对石门村的历史沿革、人文历史相对比较熟悉和了解。

  卢珊:那为什么叫石门村,是因为它在石门镇旁边吗?

  曹雪娇:应该是吧,以前就叫石门大队,后来并村之后就叫石门村了。

  卢珊:因着行政区划的调整,石门村现在的区域范围比原来大了。

  曹雪娇:听以前的老书记说原本镇里要把石门村和社区合并的,但由于后来蔬菜队和渔业村划到了石门村,所以把村保留了下来,统称石门村。

  卢珊:石门村虽然是全市最小的一个村落,但它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前几天去你们村,我看到隔着运河就竖着一块古吴越疆界碑,也就是说,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为“国”争战。

  曹雪娇:对啊,据说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这里曾是吴越两国的分界地,这里曾烽烟四起、英雄四聚、铁马争鸣。据清光绪《石门县志》记载:“置石门为吴越限”越国在这里垒石为门以防吴,吴国也在这里设立要塞以拒越。所以每次经过这里仿佛穿越时空,想像着自己是属于吴国呢还是越国呢?

  卢珊:你们石门村就在运河边上,可以说,石门村是依大运河而建的。说到大运河就要说大运河上的桥,就要说大名鼎鼎的东高桥了。

  曹雪娇:以前在石门运河湾的东、南两端曾有两座著名的姐妹桥——其中一座就是东高桥,据《石门镇志》记载,东高桥建于明代,单孔石拱桥,上下有石阶南坡石阶36级,北坡石阶34级。桥石柱上镌刻有对联:“接苕水自天目西来;迳玉溪入苏境东折。”后屡经重建、重修,最后一次于清同治十年(1871)重建。1971年拆除。1972年石门运河段拓疏时已改建为大型混凝土公路桥。听村里的老人说,那时候的东高桥气势非凡,桥栏立石狮、刻对联,有三层楼房那么高,很宽,两辆轿车并行没问题的,是石门的标志性建筑。

  卢珊:这东高桥一带曾经是非常兴盛的,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很热闹的,是石门最热闹的地方。

  曹雪娇:对啊,听说以前这一带就是石门的闹市区,运河两边停满了船只,边上还有一个石门轮船码头,店铺林立,人流往来不绝,一片繁荣景象。

  卢珊:如今再也看不到东高桥真是太可惜了。

  卢珊:雪娇,刚才你和我们说了石门村悠久的历史,说石门村的历史就不能不说营盘头了,这营盘头可是名声显赫。

  曹雪娇:营盘头是我们村的其中一个小组,因乾隆皇帝曾六次下江南,都住在那里,营盘头因此而得名。营盘头正式的名称应该叫石门大营,营盘头是石门大营的俗称,我们那里人都这么叫的。营盘头在今石门镇东高桥东面,洪济桥西首,运河的北岸。作为皇帝行宫,石门大营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前临运河,东、西、北有小河贯通,与外界隔绝,形如孤岛,选择这样的地方建造行宫,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行宫四周高墙围环,有三大宫门,内有御座、书房、军机房等,左、右、后各有营房,为卫兵守护之所。总占地面积五十亩四分八厘五。行宫前建石帮岸九十丈,中有码头,停泊御舟。

  卢珊:可以想象当时气势威严的景象,据说,乾隆皇帝的6次住宿这段历史,在《光绪桐乡县志》上都有记载,是吗?

  曹雪娇:是的,关于乾隆六次南巡,《光绪桐乡县志》有详细记载,其中首巡记载如下:“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二月,高宗纯皇帝南巡。自秀水县北教场大营启銮,经嘉兴府城,幸烟雨楼、三塔寺,至桐乡县石门镇大营驻跸。次日启銮,幸杭州。三月回銮,至嘉兴,过石门镇,驻跸如前。”此后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南巡,均有记载,其中首巡、二巡、五巡是从秀水县(今秀洲区)北教场大营出发过嘉兴府城的,三巡、四巡是从吴江县吉庆寺大营出发过嘉兴府城的,六巡是从吴江县南斗圩大营出发过嘉兴府城的,但对石门大营的记载却相同,均有“至石门镇大营驻跸”、“回銮,至嘉兴,过石门镇,驻跸如前”两语。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都住在石门大营。

  卢珊:哎,你说,这乾隆皇帝为什么这么青睐石门村,6次都在营盘头住宿呢?

  曹雪娇:我想,一个是营盘头的地理位置独特。东高桥东面,洪泾桥西首,运河的北岸,前临运河,东、西、北有小河贯通,与外界隔绝,形如孤岛,选择这样的地方建造行宫,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另一个是石门大营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嘉兴、杭州之间,确切地说,它位于北教场大营(吉庆寺大营、南斗圩大营)与杭县(今余杭区)塘栖镇大营、海宁县城(今盐官镇)安澜园的中间。《光绪桐乡县志》记载,自北教场大营起至石门大营,路程为六十六里,自石门大营起塘栖镇大营为七十七里,至安澜园为五十四里,大致为舟船的一日行程,也就是说,不管早晨从北教场大营,还是从吉庆寺大营、南斗圩大营出发,到石门大营恰好是傍晚;次日早晨出发,不管是到塘栖镇大营,还是到安澜园,也正好是傍晚时分。

  卢珊:因着乾隆皇帝曾在营盘头住宿,营盘头也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在诗文中或提及,或对营盘头有描写。

  曹雪娇:是的,清朝时有许多人在他们的诗文中或提及,或对营盘头有描写。比如清代文人施钟成在他的《玉溪杂咏》中有描写:

  翠华六幸有行宫,官柳丝丝汉苑同。

  莫道烟痕太消瘦,当年曾系玉花骢。

  清末桐乡名人严辰作写《桐乡十景》,其中一景就是指石门大营,名为“玉湾望幸”,题诗:

  玉湾水清浅,曾载龙舟行。

  纯庙六幸浙,始见离宫营。

  当年奉御宿,此日留画帧。

  仰望翠华至,子来不日成。

  卢珊:那这营盘头现在是否还能依稀找到当年的影子呢?

  曹雪娇:哎,可惜现在都找不到当年的影子了。乾隆之后的六位皇帝再无南巡之举,石门大营遂遭冷落。咸丰年间,“洪杨”暴掠东南,石门大营没有躲过一劫,乱后也未恢复,渐成荒园。“民国”初年,有绍兴人名蒋子林者,购得此地,开垦时竟意外发现地下铺有大块铜板。据考,这些铜板是当年为了防止刺客挖隧道行刺而铺设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时,还发现了阴沟等设施,并挖掘出“大营界石”界碑一块。现在,石门大营基址面目全非,形迹全无,只留下“营盘头”一个地名。

  卢珊:我想,如果在那地方能把挖出来的这块“大营界石”的石碑象“古吴越疆界碑”那样立起来,那会引来人们许多的遐想。

  曹雪娇:我也这么想,如果能恢复起来那就更好了。

  卢珊:雪娇,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都说我们江南的水是有灵气的,它养育出来的人是灵秀、灵动的,石门村真的是人才辈出。最出人才的要数石门吴家,据说,石门吴家是南宋时期从北方迁移来的。

  曹雪娇:是的,关于“石门吴家”的来历,据《吴清源与他的兄弟—吴家百年史》书中有记述: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居住在开封的吴姓一族也跟着向南迁移,在现在的浙江省嘉兴定居下来。不久,这一族中的一部分人又移居到嘉兴西南约35公里处的崇德,他们就是‘石门吴家’。”南宋时的崇德县,大致包括了今天桐乡市的范围。吴家沿运河从嘉兴迁到崇德县石门镇(亦称石门湾、石湾),正是35公里的距离。

  卢珊:几百年来,吴家是书香门第,出了许多人才,其中有一位清朝时,特别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

  曹雪娇:是的,吴家后代有一位为国家做出特殊贡献的法学家,受到清朝第四代皇帝康熙的青睐,御赐‘慎行’二字。这份荣耀一直传到现在。”即石门吴家“慎行堂”。能得到康熙亲书“慎行”二字的人叫吴涵,新编《桐乡县志》中即有收录。他于清康熙二年(1663)考取秀才,康熙二十一年(1682)高中“进士及第”,为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升顺天府丞、工部侍郎,转刑部,因审案公允,受康熙赏识,赐“慎行”二字,他便制作了“慎行堂”匾额。吴涵最后升左都御史。

  卢珊:围棋大师吴清源祖籍地就在石门村吴家门,他就是当年“慎行堂”裔孙吴渶,中举后到福建任学官时,石门吴氏一支分迁出去的。

  曹雪娇:吴渶是吴清源的曾祖父,是吴氏石门移居福州的第一人,也是石门吴氏福州支系的始祖。虽然很多家谱等家族资料在“文革”中未敢保留而全部毁弃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吴清源家的福州吴氏是180多年前由石门“慎行堂”吴氏分迁过去,石门是吴清源家族的祖籍地。

  卢珊:百年来,石门、福建两支吴氏后代未有交集,各自繁衍昌荣,福建吴氏出了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石门吴氏出了中国著名书画家吴蓬。

  曹雪娇:是的,著名的国画家吴蓬先生就是“慎行堂”的后人。吴蓬先生的祖居即是慎行堂,他说从小就知道石门老家的堂名叫“慎行堂”,而且石门这一族的十几户吴姓都居“慎行堂”。虽然老宅已拆掉,但带有“慎行堂”记号的旧家具尚有部分保留在石门家中,比如祖传的椅子、凳子、茶盘等家俱上都写有“慎行堂”的字号。目前留在石门的“慎行堂”吴氏,婚丧素事来往的共有23户,有100多人。

  卢珊:如今石门、福建两支吴氏后代终于再聚首了,而且还建起了吴清源祖居纪念碑亭和纪念碑。

  曹雪娇:慎行堂在石门镇下塘吴家门,吴清源先生成名后,曾称自己祖籍福建,但先祖来自石门,是“石门千年吴”的支脉,堂名“慎行堂”。吴清源先生虽久居海外,但深念石门祖脉,屡屡嘱托后人要寻根。但他的后人虽然一直在寻祖,有几次找到了嘉兴,可一直未果。他们还专门修编了中英文版的《吴氏家谱》,始于吴渶这一代。但是再往上的祖先在哪?就不得而知了。去年下半年,各种机缘巧合下,吴清源先生的堂孙吴树钧先生通过桐乡的文史专家叶瑜荪写的一篇文章《吴清源祖籍地在桐乡石门》,辗转联系到了石门“慎行堂”的后人吴蓬。2015年12月22—24日,吴树钧先生一个人专程从美国来桐乡石门镇寻根问祖,与著名画家吴蓬先生见了面。在今年7月,石门、福建两支吴氏后代终于再聚首了,为了纪念吴氏“慎行堂”后人的这次重聚,便于散落全世界的“慎行堂”外迁吴氏回祖居地寻根访亲,更好挖掘“慎行堂”吴氏的人文历史,桐乡市人民政府专门在石门吴家门立碑著序,并举行了吴清源祖居纪念碑亭落成仪式。

  卢珊:真是好水养人,我要套用丰子恺先生的一句话——石门村是个好地方。

  曹雪娇:谢谢,欢迎大家来石门村。

  卢珊:听众朋友,我们今天的《旅游桐乡》直播节目已快接近尾声了,在这里我们要感谢走进我们直播间的石门镇石门村村干部曹雪娇女士,也感谢所有参与和收听我们节目的听众朋友。听众朋友,再见!

  曹雪娇:听众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