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一路走来,“工匠精神”一直与他们相伴

2016年04月28日 09:01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朱方红 孙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此后,“工匠精神”一词红遍大江南北。何谓“工匠精神”?简言之,即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竭余力的精神理念。

  每个行业、每个岗位对于“工匠精神”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劳模们是怎么弘扬“工匠精神”、展示劳模风采的?近日,记者采访了3位不同岗位的劳模,从他们的故事中,进一步探究劳模精神更多层次的意义。

  钟耀权:扎根车间一线钻研技术

  20多年时间的沉淀,给了钟耀权丰厚的回报,让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企业的一名骨干,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

  工作岗位虽然变了,但他用“工匠精神”要求自己的信念始终没有变。

  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1989年,只有19岁的钟耀权初中毕业,进了石门五金标准件厂,即如今的桐乡市恒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前身,成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技术工人。

  勤奋好学、耐心钻研,是同事们对他最深的印象。他不仅经常向同事虚心请教,还报考了桐乡电大机械中专班,之后又读了大专。

  “企业在不断发展,对一线技术工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若不能及时充电武装自己,想跟上时代步伐很难。”钟耀权说。

  20多年来,钟耀权一直从事机械精加工,从最早的普通车床、95年后的经济型数控车床,2002年的进口数控车床,到现在的模具中心,不管机床怎么变,但他的初心始终未变:细心操作、耐心钻研,精益求精。

  前年,公司接到生产汽车空调压缩机上偏心轴的订单。因时间紧任务重,日本厂商要求又非常高,一时无人愿意承担这个任务。最终,钟耀权迎难而上承担了下来。

  接下任务后,钟耀权翻阅了许多资料,研究偏心轴同类产品的开发,同时和员工们加班加点扎根在车间,做各种试验。

  样品终于做出来了,但钟耀权不满意。他说,做一个产品容易、做小批量也容易,难的是做大批量达到样品的质量,考验的是真技术。“参与生产的师傅多了,难免产品会有误差,我们前期工作不真抓实干,后面的就要吃苦头不说,还可能出现因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公司赔偿。”

  那段时间,钟耀权常常与其他员工一起来回做试验,对偏心轴的每道工序反复进行改进,经过不下十几次的反复推敲、研究,终于克服了大批量生产的局限性。“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1000个产品与1个产品的质量是一样的。”

  任务终于顺利完成了,也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和钟耀权同办公室的一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偏心轴零件主要用于汽车上,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开发好了,未来市场前途无量。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

  今年年初,钟耀权带着十几名员工组建了公司模具中心,专门对各类模具进行前期加工。“这不管是对我个人还是对公司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新鲜而富有挑战。”钟耀权说,在兴奋的同时他备感压力。

  很快,各种新设备陆续到位。钟耀权和员工们奋战在一线,有时候为了一个模具的尺寸更加精确到位,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

  铁盘模具是钟耀权和员工们生产的第一个产品。他从拿到设计图纸的那天开始,就在反复推敲怎么让尺寸更加精确,怎么提高模具的寿命问题。

  为此,钟耀权专门前往余姚一些做模具成熟的企业里拜师学艺,学成后自己又不断改进工艺,找寻更加适合的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孜孜不倦的努力,钟耀权手上的铁盘模具终于成型。

  对于钟耀权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模具在高温塑形中寿命会大大减弱,做1000件产品就得换个新模具,成本太高,我们的要求是做2000件再换。”钟耀权笑着说。

  这样的故事在钟耀权身上还有很多。他的同事钟明告诉记者:“我刚来公司的时候,就听说了钟师傅为了做出一个产品,三天三夜都没有回家,吃住睡都在车间,真得非常佩服。”

  何谓“工匠精神”,在钟耀权看来,作为一名制造业的技术人员,就要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注重细节,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反复打磨、改进产品,确保每个产品质量过硬,甚至成为同类产品的佼佼者。“工匠精神的目标就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钟耀权就是用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

  吕德坤:将“铸就永恒的基础”作为座右铭

  吕德坤,是恒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也是桐乡市劳动模范。从事市政行业基础设施建设30多年,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始终努力争做行业表率,争创市政行业的诸多第一。

  吕德坤从三个方面来诠释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是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国有句古话叫“业精于勤”,还提倡“精益求精”;是一种企业精神,恒基的企业精神是铸就永恒的基础,实际上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代表着对企业发展的一种执着、一种坚守;对个人来说,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职业精神,主要体现在工作的态度和技艺的钻研上。

  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

  吕德坤的发家致富经,在很多人眼里已经不是秘密了。上世纪90年代,他与几个同伴带着几辆翻斗车、几根槽钢和东拼西凑筹集起来的5万元资金,成立了桐乡市同福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这是恒基建设的前身,是桐乡第一家路桥民营企业。

  凭着敢勇敢谋、肯吃苦的精神,他们在市政行业闯出了一番天地。如今,恒基建设已发展成为国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房屋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贰级企业。承建的工程不仅遍布浙江,还拓展到了贵阳、安徽、江苏、四川等地。

  问起多年来工作如一日的精神源泉是什么?吕德坤坦言,这么多年来支撑他的精神源泉就是做百年企业,也就是让企业“铸就永恒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大部分工程涉及民生,事关城市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对每一个工程,无论大小,吕德坤都要求大家在施工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提倡“每建必优”。

  2011年,恒基建设承建的桐乡市庆丰北路延伸段(B标段)工程荣获了“中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这是市政行业工程上的最高奖项,与房建的鲁班奖齐名。如今回忆起来,吕德坤依旧觉得历历在目。

  “庆丰北路延伸段(B标段)工程能保质保量按期竣工,靠的就是‘工匠精神’。那时我们艰苦奋战了290天。再苦再难,我始终告诉员工要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上’的宗旨,不断提高施工水平,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吕德坤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收获这份至高的荣誉,是“工匠精神”落实在具体生产中的结果。

  主动传承传统文化

  这几年,吕德坤在积极承建民生工程的同时,还主动开展企业文化的创建,以文化的力量,带动员工、鼓舞员工,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反映在“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的理念上,树立起恒基建设特有的文化品牌。

  2008年起,在吕德坤的倡导下,恒基建设投资2800万元创建了企业文化及旅游教育平台-——恒基文化博览园,把中国传统文化、地方农耕文化、桥梁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文化休闲进行有机融合。

  恒基文化博览园总面积达9500平方米,其中国学馆2000平方米、桥梁馆1500平方米、农耕馆600平方米。这里如今已成为青少年学生、青年员工、社会各界的校外课堂。

  建筑业企业家做文化产业,这让很多人感到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在恒基建设员工顾若邕看来,老板虽然是民营企业家,但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文化博览园的建成,都是老板亲自参与规划和设计的,常常带着几个负责人外出参观考察,取长补短。对事业的热爱、执着,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我们的老板总是说,投入资金发展文化建设、旅游事业,不是脑袋发热,更不为贪图眼前利益,而是要把传统文化、老底子好的精神传承下来,创建文化博览园,只为造福后代,让更多的人更好地深入了解。”顾若邕说。

  茅明华:毛衫业的“质量管家”

  1986年,刚毕业的茅明华进入企业质检一线工作。从一个懵懂青年到业务尖兵,她用30年时间书写了关于毛衫的“质检篇章”。

  “茅师傅,你帮我看看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茅师傅,这个问题怎么处理?”在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浙江桐乡)毛针织品分中心,大家亲切地称茅明华为“茅师傅”。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质检中心,茅明华是40多人的“老师”。在她的培育与带领下,检验队伍逐步壮大,学会了主动思考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和质量提升方法,加强与权威技术机构、产业链先进企业合作,以检验检测为基础,促进桐乡毛衫产业链发展。

  “我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一个专门为企业服务的服务员。”茅明华的服务意识不是嘴上喊喊,而是内心的真实写照。企业走访、处理企业提交的问题、与企业进行座谈……在她工作的安排中,始终离不开“企业”两字。

  做企业的“贴身保姆”

  对于羊毛衫企业来说,原料把关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早年,羊毛衫企业因为经验不足,常在原料质量上栽跟头。“样品含绒量等指标都十分满意,企业谈妥价格后拿到大货进行生产,但生产出来的羊毛衫有质量问题。”茅明华说,过去这样的事时有发生。

  指标不合格,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茅明华说,譬如,65万元一吨的山羊绒,小样检验时纤维含量为95%羊绒,但到大货检验时山羊绒含量只有85%了,其价值肯定就没有65万元了,可能只值50多万元了。

  如何降低企业在采购原料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的经济效益流失,让企业采购到物有所值的原料?茅明华在企业座谈会上多次建议对小样做检测,大货也要检测,并为企业开设绿色通道。

  “抽样后从绿色通道进去,测出结果后与小样相符的,企业再卸货。”茅明华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72小时内出结果,但企业通过绿色通道进来的检测,当天保证给出结果。

  “因为企业等着卸货,又要将检测结果作为定价的依据,所以我们责任重大。”茅明华说。

  2008年,濮院好多企业陷入羊绒成分标识困境。因为羊绒价格偏高,多数企业在制作成衣的过程中添加10%的羊绒,然后对成衣进行“丝光剥离处理”,但是处理后,在多家检测机构的成分报表上,看不到羊绒的成分了。“这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钱白白花了。”茅明华说,企业花大价钱购买羊绒,就是为了在检测报表上有所体现,这样才能够卖上好价钱。

  了解情况后,茅明华对信息进行了梳理。她建议企业对羊毛的原材料进行“丝光剥离处理”,然后再制成成衣,此举有效破除了羊绒成分检测不出的窘境。

  茅明华认为,作为专业从事毛针织品、纺织服装质量检测的机构,他们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第一出发点,尽可能多地为企业着想。

  引领企业参与标准化建设

  “我是企业与行业标准化建设之间的一座桥梁。”这是茅明华对自己的定位。

  以前,濮院毛衫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更别提行业话语权了。

  如何让濮院企业了解这些标准化建设,让他们也能参与标准的制定过程?这几年,茅明华将她的“桥梁”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全国家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3届和24届标准测试委员会委员、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员……茅明华利用自己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身份,将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一一进行反映、突破。

  茅明华认为,问题往往都会体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譬如,高档毛衫不能进行水洗,那干洗之后是否会影响产品质量?在标准上又该如何体现?这就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入的探讨。

  在茅明华的带领下,浙江千圣禧服饰有限公司、浙江雀屏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桐乡易德纺织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濮院企业开始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在行业内把握了自己的话语权。

  现在都在讲“工匠精神”,在茅明华看来,狭义的理解可能只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精益求精,但她认为要从技术、产品到管理都提倡“工匠精神”,也就是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度。她说,“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专注、追求完美,只有用心、专注、热爱所做的事,才能真正做好。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