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他们的青春不仅有创业,还有梦想和远方

2016年04月27日 16:50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吴卓尔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个人创业成为一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的首选。但“100人创业,90人‘死’掉,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

  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其实,选择自主创业,他们的进取精神本身就令人佩服,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会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很多大学生在决定创业时,都是因为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召唤,因为年轻,他们“抗击打”能力强,也不怕承受失败和挫折,这样的他们也许离成功不会太远。今天刊登的这3个大学生创业例子,就是成功的典范。

  编织绿色梦

  为了心中那“一亩田”

  在去年9月举行的嘉兴市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创富大赛上,凤鸣街道选送的胜丰家庭农场“菊香米”,最终获得了大赛二等奖。谁也不会想到,该项目负责人,是一个“90后”的年轻姑娘,名叫朱佳炜。

  跳入“农门”,试水种水稻

  从宁波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朱佳炜就回到了桐乡,顺利进入本地一家大型企业做管理工作。朝九晚五的生活,让她一度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工作到第一年年底的时候,这种想再出去的感觉特别强烈。”朱佳炜说,“我们年轻人总会想,现在正年轻,不到外面去拼搏一下,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父亲朱根兴一直从事农产品销售,因此朱佳炜从小就对农业有一种别样的情感。“但是真正想做绿色农业,是从家里添了宝宝开始的。”朱佳炜说,自从姐姐有了孩子,家里一直对孩子吃什么才健康安全很关注。她还想起自己在台湾交流学习的经历,那边的农业十分现代化,特别注重农产品的健康,整个农场就是个风景区。“这样的现代农业为什么不能移植到桐乡来呢?”

  从那时候起,朱佳炜心里萌生出一个念头:自家原本就承包了土地种水稻,何不选择做绿色农产品,让家人可以放心吃呢!尽管朱佳炜信心很足,可是对于一个90后年轻人来说,农业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她找农技专家取经、向父亲讨教,最终决定采用杭白菊、水稻轮种的方式来使用土地。“菊花地农药施用少,土壤农药残留低,且水稻虫害少,种植水稻可以少用农药,就为减少农药残留创造了有利条件。”朱佳炜介绍,这是一种创新的种植方法,开始她心里也没有底。直到2014年11月,朱佳炜种植的第一批水稻收割了,当大家夸赞种出来的米煮成饭后特别好吃时,她才真正尝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颗“甜果子”。

  建设试验田,编织绿色梦

  2015年1月,朱佳炜正式注册了桐乡凤鸣胜丰家庭农场,并拥有了水稻种植及网络销售的资质。到了年底,她种出了第二批“菊香米”,可是大多数都赠与了亲友,或通过当地微信平台免费送与市民品尝。

  为什么“菊香米”品质这么好,却不通过正式渠道销售呢?“我觉得还没有到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朱佳炜对自己今后创业有着非常清晰的计划,“一来,现在‘菊香米’产量还不够用来销售,二来产品也没有达到我期望中的品控要求。”

  朱佳炜说,接下来,她希望可以建设一块“菊香米”试验田,自建水库净化系统,也让更多的人可以来试验田参观,亲身感受“菊香米”的成长环境,从而对“菊香米”今后正式面市打下良好基础。

  “菊香米”水稻。

  朱佳炜陶醉在绿色的田野里。

  “80后”合伙人

  “玩”多肉

  在桐乡市洲泉镇岑山村有一家多肉园艺农场,这里是不少多肉爱好者的淘宝地。很多人第一次来这里,都会惊讶于这家多肉园艺农场的老板,居然是两个“80后”小伙子——陆忠伟和陆冬为。

  陆陆多肉。

  两小伙合伙开多肉园艺农场

  陆忠伟和陆冬为生活在一个村里,从小玩到大,关系十分要好。大学毕业后,陆忠伟留在宁波工作,而陆冬为则在当地一家企业工作。2014年,结婚后的陆忠伟辞职回到了老家,尽管一心想着要创业,可是有限的资金却让他犯了难。

  一个偶然的机会,陆忠伟和陆冬为聊到了多肉,两个人都十分感兴趣。那时候,在周边一些大城市,多肉已经开始风靡,但在桐乡“肉肉”爱好者却还不多。“不如我们就自己开一家多肉园艺农场吧!”两个小伙伴一拍即合,他们租用了陆冬为家附近的半亩地,搭起了两个多肉温室大棚,取名“陆陆多肉”,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的艰辛,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陆忠伟说,那时候,他们改掉了爱睡懒觉的毛病,几乎整天都泡在大棚里,摸索着如何繁殖多肉,如何给多肉除虫、浇水。2014年下半年的一天,陆忠伟发现一些多肉有虫,于是就自己调配了药水除虫,可是没想到虫是除了,多肉也跟着死了。

  那时候,家里人开始劝说陆忠伟和陆冬为干脆放弃算了,但两人始终没有放弃,他们看书、上网查询资料、询问资深的多肉达人,终于渐渐地掌握了多肉的繁殖、除虫等技术。

  他们想把事业版图再扩大

  随着喜欢多肉的人越来越多,“陆陆多肉”开始在桐乡“多肉圈”内小有名气。因为品质好、价钱又公道,“陆陆多肉”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2015年上半年,我们很少能准点吃饭,一到中午,就会有很多人来选购多肉。”

  可就在陆忠伟和陆冬为初尝成功喜悦的时候,问题又来了,因为农场地理位置较偏,加上阴雨天气多,从当年下半年开始,来农场选购多肉的人少了大半。于是他们想到了在淘宝上卖多肉,尽管网上利润低,但总算是帮助他们渡过了一个难关。

  “大棚养多肉其实也有风险。”陆忠伟说,尽管他们的多肉园艺农场只开了一年多时间,但是多肉大面积死亡却已经有好几回了。“在大棚里养多肉,关键看温度,太高太低都会造成多肉大量死亡。”

  面对种种困难,他俩一直坚持着当初的梦想。陆忠伟告诉记者:“因为当初我们创业的动力是兴趣爱好,而不是钱,如果只看钱,也许我们早就已经放弃了。”

  现在,陆忠伟和陆冬为的多肉园艺农场有了11个大棚,在桐乡算得上是面积较大的多肉园艺农场。接下去,他们还准备把农场面积再扩一扩,并且将多肉品种进行挑选,让“陆陆多肉”这个品牌更响亮。

  在乡间田头

  耕耘梦想

  “满秋”掌柜人糜裕彬。

    各式花饼。

  大学生村官辞职创业

  2006年,糜裕彬通过考试,进入了梧桐街道永宁社区工作,当上了大学生村官。尽管这份工作繁琐,但他却干得很卖力,工作期间,还被评选为桐乡市十佳村(社区)工作者。

  就在很多身边人以为糜裕彬会一直在社区工作时,2010年,他却毅然辞职,放弃这份稳定的工作,下海创业。“我从小就是一个想法很多的人,所以工作一段时间后,我觉得社区这份单一的工作并不适合我。”糜裕彬说。

  早在大学期间,头脑活络的糜裕彬就开起了淘宝店,从最初只卖网络虚拟产品,到后来卖桐乡本地土特产。尽管网络生意做得不大,但他却很喜欢这份新鲜的工作。即便是工作后,他也没有放弃这家网店。

  糜裕彬说,那时候维持这家网店都靠他单打独斗,一个人包揽下盘货、包快递等所有事情。“当时每天下班时间是下午4点30分,为了把网上买家订购的货物打好包发出,我几乎每天都要过了晚上9点才能回家。”

  在众多土特产中,杭白菊一直是糜裕彬网店最畅销的产品,平均每天都有三四十个包裹要邮寄,每月的营业额也在5万元左右。而到了旺季,糜裕彬和妻子更是忙不过来,于是他辞了职,一心要在杭白菊上“做文章”。“另一个原因是相比之下,菊花虽然利润较少,但是成本也低,适合小成本创业。”

  注册商标,开发新产品

  之后,糜裕彬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满秋”,并在亲戚的帮助下,成立了满秋杭白菊专业合作社,承包了20亩土地种杭白菊,建了6间新厂房,包括仓库、成品车间、包装车间等,产品还做了QS认证。“其实,那时候我身上只有6万元积蓄,因为年轻没经验,创业前根本没有考虑得很细。可也正是因为年轻,所以‘想干就去干’这股子冲劲,让我真的做成了这件事。”

  那时候,糜裕彬的杭白菊加工厂,从产品化验间到成品仓库再到外包装仓库,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仓库内零零散散的是各种不同包装的杭白菊产品,单杭白菊大概就有15个不同品种。2011年,加工厂进一步发展壮大,不仅收购了“东篱下”商标,还扩大经营范围,新增各类花茶50余种。

  短短两年间,他的淘宝店就已经拥有双皇冠的高信誉了。正是因为稳扎稳打,糜裕彬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开始把虚拟店铺开到了现实中来。2012年初,糜裕彬直营的第一家实体店“东篱下菊品”旗舰店在桐乡市区庆丰南路开业。

  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糜裕彬花了几千元设计了品牌包装,就连“东篱下”这三个字用什么字体都要细细比较。“那时候,很多前辈笑我傻,觉得包装不用设计,只要沿用传统的就好,可是我却不这么想。”之后,创新的包装,创新的产品,让“东篱下”在众多杭白菊产品中脱颖而出,深受消费者认可。

  如今,糜裕彬在市区的第二家实体店也已经开了,他还和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乌镇西栅景区开了一家“本草乌茶”,其销售额相较于初创业时已翻了好几番。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