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引导本地“学霸”学医,桐乡蛮拼的

医科生返乡从医最高可获10余万元补助,6名一流高校本地大学生已完成签约

2016年03月04日 07:33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胡宇翔 通讯员 王梦岚

  2014年,桐乡市人民政府曾出台《关于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医学类稀缺人才出台了多项优惠补助政策,力度空前,堪称史上最强医学人才补助政策。

  两年后,该政策运行得如何?在破解桐乡医学人才瓶颈上是否发挥了作用?近日,记者从桐乡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了解到,6名桐乡本地大学生完成签约,其中2人已进入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

  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由于针对医学人才政策不断出台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原本高学历人才缺口较大的现状有所缓解。通过现有政策的鼓励,希望能有更多桐乡户籍的高学历人才能够返乡为本地市民服务。

  A

  桐乡“学霸”返乡从医最高10余万元补助等你拿

  为什么说2014年出台的医学类人才培养、引进政策是“史上最强”的医学人才补助政策?市卫计局人事科科长朱敏艳分析,市政府为引导桐乡本地户籍的优秀毕业生学医也是“蛮拼的”,该项政策出台的是省内最高额度的医学助学金制度。

  该《意见》规定,从2014年起,理科高考成绩位列全市前100名的桐乡籍学生,凡被“211”、“985”工程院校医学类紧缺专业正式录取的,按每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补助;被其他院校医学类紧缺专业第一批正式录取的,按每人每年1.5万元的标准补助。所谓医学类紧缺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放射医学)、麻醉学、妇产科学、儿科医学、眼科医学等。

  按本科医学生学制5年计算,申请学生最高可获得10万元助学金。学生在校期间发放总额的40%。毕业回桐乡工作后,补助金其他部分将分5年继续发放。毕业后要求攻读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的,期间的补助标准和发放办法仍按上述规定执行。“也就是说,只要你拿到本科学位后继续深造,且仍愿意回桐乡工作,就能够获得最高10余万元的补助金。”朱敏艳说,这对于一名普通医学类大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少的生活补助。

  另外,享受助学金制度的学生按照本地卫生技术人员招聘规定,符合条件的纳入事业编制;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实际在桐乡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时间应多于资助年份。

  该政策还规定,现已就读第一批医学类紧缺专业的符合条件的桐乡籍学生,凡回到我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并签约的,市卫生部门也参照该政策给予补助。

  “高考成绩要求为全市前100名,主要是定位为我市优秀毕业生。”朱敏艳解释说,凡符合条件的高中毕业生及在读大学生需要与市卫生局签订一份医学助学协议书,凭该协议书和录取通知书,便可以享受该项助学金。

  B

  6名桐乡籍大学生完成签约两名90后准医生已经上岗

  截至目前,6名符合条件的桐乡籍医科生已经和市卫计局完成签约。在签约的大学生中,小金和小马均在“211”、“985”类院校就读,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女生小金正在就读的是临床医学专业7年制本硕连读班,毕业后就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其他签约学生分别就读于南京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在签约的大学生中,有两人已经进入市一院工作了。他们是去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朱敏艳透露,相信在未来几年里,这批大学生将陆续进入我市各家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在市一院,记者见到两名90后准医生——黄俊伟、周佳慧。两人同龄,高中、大学都是校友,去年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又一同来到市一院工作。喜欢医学学科,是两人最大的共同点。

  家住梧桐街道的大男孩黄俊伟,从高中起就对人体医学很感兴趣。回想学生时代,他自认不是“学霸”,坦言高考时心态比较放松,发挥出了比较好的水平。他的高考成绩620多分,排在全市理科60多名。“从小我就对桐乡本地的医院有好感。小时候经常生病,我妈常带我去市一院一分院看病,医生、护士态度很好,即便打针我也不会哭闹。”黄俊伟说,毕业前夕得知了这个政策,更坚定了他回市一院工作的决心。

  如今,黄俊伟刚刚开始他的3年医生规培生涯,正在放射科接受轮转学习。“患者给予的每一个微笑都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感觉很暖心。”黄俊伟说。

  和黄俊伟类似,女生周佳慧家住龙翔街道,从小就立志当医生,也很想回桐乡工作。目前在内分泌科接受轮转学习。在学习中,她已慢慢适应了医生忙碌的节奏和经常要值夜班的作息。“学医一直是我的志向,虽然一名医生的成长周期很长,但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周佳慧说,她的高考成绩在全市排到了50多名,大学填的志愿清一色都是医学院。她认为,医生是一个需要与人沟通的职业,也需要终身学习,同时这个职业也很神圣。对于这个选择,她觉得很值。

  C

  目前我市医学人才仍紧缺欢迎优秀医学人才来桐求职

  过去一段时期以来,我市医学类人才非常紧缺。特别是新医改以后,省级、地市级医院相继扩张,民营医院蓬勃发展,对县市级公立医院招人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时,全市医卫人才招聘中总是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紧缺专业和优秀人才则更缺。

  朱敏艳介绍,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优惠、补助政策的出台,我市医学人才缺口有所缓解,但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仍然很缺。“能用方言沟通,又有地方自豪感,桐乡籍的医学人才回本地工作有着天然的成长优势。同时,本地人才在留人方面也有优势。”市一院人事科负责人说,所有医院对重点大学的医科生一直需求很大,主要看重他们在长期努力学习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因此,桐乡籍的重点大学毕业的医科生在桐乡一直很走俏。“过去几年间,因为医学人才缺口大,我们不得不降低招聘人才标准。”该负责人透露,前些年,他们曾多次到浙大医学院开展专场招聘,但基本没有桐乡籍大学生前去咨询。

  而去年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去年市一院与10多名重点大学的桐乡籍医科生完成了招聘签约,其中有两名还是硕士研究生,5名本科护理人才也在该院入职。

  如今,缺口体现在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上。该负责人透露,高学历医学人才比较缺,5年工作经验以上的临床医生比较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口腔科等多个科室以及医技辅助科室的实用型人才都非常稀缺。

  因此,市政府在2014年出台的医学人才培养、引进政策中,还有不少是针对外地来桐求职、就业的实用型医学人才。“不仅是桐乡籍的重点大学医科生,我们也一如既往地欢迎各类优秀医学类人才来桐求职。”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后,我市的相关优惠政策仍将延续。

  根据优惠政策,通过考试、考核录用的研究生和“211”、“985”工程院校医学类紧缺专业本科生,可获得相应奖励。奖励额度为博士研究生10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本科生4万元。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发放40%,余额在规范化培训后服务5年内逐年发放。

  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引进并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211”、“985”工程院校及其他第一批医学类紧缺专业毕业生,市卫生部门还将发放一次性奖励4万元。从外地来桐乡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研究生,还将获得相应的住房保障,如人才公寓、公共租赁房等。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