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逗人的泥塑和面塑

2016年02月24日 09:40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正汉

  在我们水乡小镇,每到春节前后,常有人摇着一条小船,从无锡、苏州远道而来,在集镇一隅,靠近河边的空地上,搭起一座布棚,把船里装来的泥塑制品(家乡俗称泥菩萨)陈列起来。这些自产自销的手工艺人,敲响几句小锣,大声吆喝起来,招徕顾客,那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彩塑,为节日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气氛。

  这些泥塑,以人物、佛像、飞禽走兽居多,也有各种器皿,如花瓶、陶罐、笔筒之类,摊主总是把小的放在前面,大的放在后面,除了直接标价销售外,另有一种以套藤圈的方式进行推销。摊上备有用竹藤制作的藤圈,圆形,直径约十公分,顾客可先购藤圈若干,然后在设定的距离外(用竹竿拦着)向陈列的泥塑抛掷,如被藤圈套中,即可获得,无须付钱。这样的活动带有乐趣,吸引着观看者跃跃欲试,很多年轻人都想一试身手,博个好运气。这方式看似容易,实则难度很大,不仅目标要照准,力度大小要适当,而且藤圈本身轻飘、光滑、有弹性,常常是“命中”了目标却被弹开,功败垂成,引来旁观者一片惋惜之声。多数人开头几次总难套中目标,经过许多次以后,体验到失败的原因,有所改进,才能偶有所得。当然也有手气好的,能不止一次套得。我常见到有的套中了佛像,有的套中了动物,或是其他。当他们兴高采烈捧着这来之不易的“彩品”时,直引得我们旁观的小孩子们羡慕不已。大人们身高手长,在竹竿边可以引体前倾,缩小距离,小孩子没有这个优势,而且手里的钱不多,轻易不敢尝试,看看热闹而已。

  那色彩斑斓的泥塑看似粗糙、简朴,没有精雕细琢,不像瓷器那般细腻、莹润,但同样是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如笑态可掬、袒胸露腹的弥勒佛,慈眉善目、端庄慈祥的观世音,还有众多的戏曲人物,大的动物像象、狮、虎、豹,小动物如猫、狗、兔、鼠,乃至各种飞禽、昆虫等等,不胜列举,各种门类都是生活中人们喜闻乐见的,几乎应有尽有,分别适合于不同人群的爱好。如农民们喜欢蚕花娘娘或是大水牛;商人们喜欢财神菩萨或是招财、进宝两个仙童合抱一只大元宝;老人们喜欢老寿星和象征长寿的仙鹤;孩子们特别迷恋的是大阿福,大头,大眼,胖胖圆圆的身子,白藕般的胳膊,盘膝而坐,双手抱着一只大青狮,红扑扑的双颊,甜甜的笑靥,给人一种敦厚朴实、乐于相处的形象,真是人见人爱。与之相伴的还有笑眯眯的小姑娘,天真纯朴的气质,美丽大方,两者合称对阿福,张扬童趣,洋溢着一团喜气。与大型的泥塑相比,大阿福的售价比较便宜,小孩子买得起,为了捧得心爱的阿福回家,不会吝惜怀里揣着的压岁钱,拿出来用掉。

  泥塑土偶,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泥塑艺人把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奉为泥塑的创始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陕西临潼骊山脚下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震惊世界,也证明了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已将泥塑艺术发展到如此高超的境界。宋、元时期,民间把泥塑别称为魔合罗,也叫摩喝乐、摩睺罗,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节目曾有介绍。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上海《新闻日报》刊登连载小说《魔合罗》,情节曲折,描写生动,至今还有印象。儿时玩赏这种泥塑玩偶,爱不释手,成为童年记忆中难于忘怀的片段。可惜“文革”以后,一直没有见到艺人们设摊展示、市民们用藤圈套取的场景,或许是我缺少机会,不常涉足集市街头,因而失之交臂。我相信,艺术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这种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了前人的精华,通过不断的创新、提高,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

  有一种民间手工艺叫面塑的,又叫吹面人、吹糖人,我们家乡俗称为“捏作菩萨”。

  每当镇上有什么大型活动,如新中国成立前的迎神赛会(俗名出会)、灯会(俗名出灯),或是大的节日(春节、清明等),新中国成立后的城乡物资交流会、商品展销会、庆祝会等等,总有各种民间艺人前来赶场,面塑即是其中之一。

  一个人挑着一副担子,或走街串巷,或停留广场,用灵巧的双手捏塑出各种形象逼真的小玩意儿,有人物、动物、器物,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这些小东西特别能引逗小孩子迷恋不舍,流连在担子边,非要让家长买几件才肯离开。

  面塑的材料是有着许多色彩的面块,五颜六色,不知道这些面块里掺和些什么其他的辅料,似乎特别有韧性,任是拉扯延伸不会裂,也不容易断。艺人用简单的小工具如拨子、剪刀之类,一小块一小块的彩色面块,转眼间,不知他用的什么手法,三下两下地搓捏成形。然后,口含一支小管子鼓气一吹,小小的东西立刻膨胀起来,灵妙鲜活地呈现在你眼前,如猪八戒、大象,偷油老鼠鼓着大肚子,很引人发笑;绿色的青蛙蓄势待发,红色的金鱼摆尾游动,叫哥哥振翅长鸣,大公鸡引吭而啼,乌龟在爬,燕子在飞……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具有通俗性、趣味性,富有感染力。面塑艺人还可以按照顾客的爱好和要求,想要什么,现场捏作什么,可以亲眼目睹,看着他是如何完成的。虽然是临时命题,却也不慌不忙,毫无惧色,像是早有准备似的。

  小小的面塑,独特的技艺,具有这般神奇的魅力,实在令人叹服。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